范公丛竹歌
世人见竹不解爱,知君种竹府城内。此君托根幸得地,种来几时闻已大。
盛暑翛翛丛色寒,闲宵槭槭叶声乾。能清案牍帘下见,宜对琴书窗外看。
为君成阴将蔽日,迸笋穿阶踏还出。守节偏凌御史霜,虚心愿比郎官笔。
君莫爱南山松树枝,竹色四时也不移。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翛翛(xiāo xiāo):形容竹叶摇曳的声音。
- 槭槭(qì qì):形容树叶干枯的声音。
- 案牍(àn dú):指文书工作。
- 迸笋(bèng sǔn):指竹笋迅速生长。
- 守节:指竹子保持其节操,比喻人的品德高尚。
- 凌:超越。
- 御史霜:比喻严厉的监察。
- 郎官笔:指官员的笔,比喻官员的职责。
翻译
世人见到竹子却不懂得欣赏它的美,而我知道你在府城内种植了竹子。这些竹子幸运地找到了适宜的生长之地,听说它们已经长得很大了。
在盛夏时节,竹林中的竹叶摇曳生姿,给人带来一丝凉意;而在宁静的夜晚,干枯的竹叶发出沙沙声。在处理文书的间隙,透过帘子可以看到它们,它们也适合在弹琴读书的窗外欣赏。
竹子为你提供了阴凉,遮挡了阳光,新生的竹笋穿透台阶,踏步而出。它们坚守节操,超越了御史的严厉,虚心谦逊,愿比作郎官的职责。
你不要只爱南山的松树枝,竹子的绿色四季不变。即使在寒冷的冬天,草木都已枯黄,竹子依然青翠,你才会真正了解它的坚韧。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竹子的坚韧和美丽,通过对比世人对竹子的不理解和诗人对竹子的深厚感情,展现了竹子在不同季节中的风采。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翛翛”、“槭槭”等拟声词,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画面感。同时,诗人通过对竹子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高尚品德和坚韧精神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