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黄忍庵太史四首

学到难穷地,文能不愧名。 虽为今太史,犹似老诸生。 江海心常下,山林迹未并。 一时称盛事,千里聚同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学到难穷地:学问深奥到难以穷尽的地步。
  • 文能不愧名:文章能够无愧于其名声。
  • 太史:古代官职,负责编纂国史,这里指黄忍庵的官职。
  • 诸生:古代对读书人的称呼。
  • 江海心常下:心胸像江海一样宽广,常怀谦卑之心。
  • 山林迹未并:虽然身处山林,但并未与世隔绝。
  • 盛事:重大的、值得称赞的事情。
  • 同声:指志同道合的声音。

翻译

学问深奥到难以穷尽的地步,文章能够无愧于其名声。 虽然身为当今的太史,但仍保持着老读书人的风范。 心胸像江海一样宽广,常怀谦卑之心,虽然身处山林,但并未与世隔绝。 一时之间被称赞为盛事,千里之外聚集了志同道合的声音。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黄忍庵太史的学问和文章,以及他的谦逊和与世无争的态度。诗中,“学到难穷地”和“文能不愧名”直接表达了对黄忍庵学识和文采的钦佩。后两句则通过比喻和象征,描绘了黄忍庵宽广的胸怀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最后两句“一时称盛事,千里聚同声”则表达了黄忍庵的影响力和人们对他的认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黄忍庵的人格魅力和学术成就。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