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吴诗送黄羽可

章甫将有资,乃从南越适。 问子适何方,泰伯古所历。 兴废奚足云,贤哲丛今昔。 文心言子秘,乐意延陵析。 被裘无妄睨,栖庑有嘉觌。 彼观隆四姓,我想驰三益。 矧我梦寐劳,匪伊朝且夕。 送送超庾关,望望弥震泽。 海气肃襟袂,秋风迅帆席。 流霞烁鸡陂,寒月皓虎石。 允与素心人,抗论通云霓。 邂逅情或对,应求理不只。 无挟玙璠姿,取笑瓴与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这里指代士人。
  • 南越:古代地名,指今广东、广西一带。
  • 泰伯:古代传说中的贤人,曾游历四方。
  • 文心:指文学的精髓。
  • 言子:指善于言辞的人。
  • 延陵:古代地名,指今江苏常州一带,这里指代延陵季子,即季札。
  • :分析,解释。
  • 被裘:穿着皮衣。
  • 妄睨:随意斜视。
  • 栖庑:住在简陋的房屋。
  • 嘉觌:美好的相见。
  • 隆四姓:指古代的四大姓氏,这里泛指显赫的家族。
  • 三益:指三种有益的朋友,出自《论语》。
  • :何况。
  • 梦寐劳:梦中也感到劳苦,形容思念之深。
  • 庾关:古代关隘名,位于今广东韶关。
  • 震泽:古代地名,指今江苏太湖。
  • 流霞:指晚霞。
  • 鸡陂: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虎石: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素心人:心地纯洁的人。
  • 抗论:高谈阔论。
  • 云霓:云和虹,比喻高远的志向。
  • 邂逅:偶然相遇。
  • 应求:应答和寻求。
  • 玙璠:美玉,比喻美好的品质。
  • 瓴甋:砖瓦,比喻平凡无奇。

翻译

士人出行,必有其目的,乃是从南越出发。问你将去何方,那是古代泰伯曾经游历的地方。兴衰更替何足挂齿,贤哲之士自古至今络绎不绝。文学的精髓和言辞的巧妙,乐理的深意和延陵季子的解析。穿着皮衣不随意斜视,住在简陋的房屋中也能有美好的相见。那些显赫的家族,我想念那些有益的朋友。何况我梦中也感到劳苦,不只是朝夕之间。送你超越庾关,远远望去是震泽。海风使衣襟感到凉爽,秋风使帆席迅速。晚霞照耀着鸡陂,寒月照亮了虎石。与心地纯洁的人一起,高谈阔论直达云霄。偶然相遇,情感或许能对应,应答和寻求的道理不止于此。没有美玉般的姿态,却取笑于平凡无奇的砖瓦。

赏析

这首诗是陈子升送别黄羽可的作品,通过描绘士人出行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祝福和对贤哲之士的敬仰。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泰伯、延陵季子等,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历史的尊重。同时,诗中的“梦寐劳”、“抗论通云霓”等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高远志向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卓越的文学才华。

陈子升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