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 陈普
白虎明光奏五侯,帝乡寥隔在温柔。 甘泉太乙重招起,聊答青藜照白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虎:古代神话中的四象之一,代表西方,这里可能指宫廷中的某种仪式或象征。
  • 明光:指宫殿中的明亮之处,也可能指皇帝的恩光。
  • 五侯:指多位贵族或高官。
  • 帝乡:指皇帝的居所或朝廷。
  • 寥隔:遥远而难以接近。
  • 温柔:这里指宫廷中的安逸和舒适。
  • 甘泉:指皇帝的泉池,象征皇家的恩泽。
  • 太乙:古代神话中的星神,这里可能指皇帝的尊贵或权力。
  • 重招起:再次召唤或重视。
  • 青藜:一种植物,这里可能指文人的笔或文化。
  • 白蘋:一种水生植物,常用来象征清雅或隐逸的生活。

翻译

在明亮的白虎殿中,皇帝的恩光普照着五位贵族,但皇帝的居所却遥远而难以接近,沉浸在温柔的宫廷生活中。皇帝的甘泉再次被重视,仿佛是对文人笔下清雅生活的回应,用以答谢那青藜照耀下的白蘋。

赏析

这首诗通过宫廷的景象,表达了皇帝的尊贵与遥远,以及对文人清雅生活的赞赏。诗中“白虎明光”与“帝乡寥隔”形成对比,突显了皇帝的威严与难以接近。而“甘泉太乙重招起”则暗示了皇帝对文化的重视,最后“青藜照白蘋”则是对文人生活的赞美,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含蓄,体现了元代诗人陈普的文学造诣。

陈普

陈普

宋福州宁德人,字尚德,居石堂山,因号石堂,又号惧斋。从韩翼甫游。宋亡,三辟本省教授,不起。开门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受聘主云庄书院,又留讲鳌峰、饶广,在德兴初庵书院尤久。晚居莆中十八年,造就益众。其学以真知实践,求无愧于古圣贤而后已。有《周易解》、《尚书补微》、《四书句解钤键》、《字义》等。 ► 766篇诗文

陈普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