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
后人百事不如古,创立造为难悉数。
一日苟且成千年,一夫阿徇弥九土。
神仙不死岂有之,起自秦皇并汉武。
蜀陵冀角民鼓乱,楼殿至今连海宇。
从明未载心神飞,无根金人忽如睹。
膏肓遂成不可治,五教壅塞生民苦。
帝城元夜移三山,天河七夕桥织女。
倡优侏儒为戏乐,淫词浮文作贡举。
卖盐沽酒充科赋,吹箫执籥送丧死。
一般更有乱生人,背弃劬劳事歌舞。
造端良是魏隋间,以至开元遂为瘉。
四海之人皆若狂,谀舌纷纷蔽明主。
五凤楼前舞千秋,渔阳动地来鼙鼓。
六飞仓卒冒烟尘,两京流血欲漂杵。
此祸端从逸欲生,国无良臣致惑蛊。
事君事亲不在是,福寿自有千门路。
曲礼三千无一条,六经百氏无一语。
空随流俗作愚蒙,并将四海苍生误。
先儒未尝论及此,共庆重闱或可许。
不知沿习祇可伤,明知故作非相与。
忠告善道不是从,己所不欲当絜矩。
岂知谬致一瓣香,面把党人作聋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苟且 (gǒu qiě):得过且过,不认真对待。
- 阿徇 (ā xùn):迎合,顺从。
- 弥九土 (mí jiǔ tǔ):遍及九州大地。
- 蜀陵冀角 (shǔ líng jì jiǎo):指蜀地的陵墓和冀州的角落,泛指各地。
- 五教 (wǔ jiào):指五种教化,具体内容不详,可能指五种道德教化。
- 壅塞 (yōng sè):阻塞,不通畅。
- 倡优侏儒 (chàng yōu zhū rú):指古代的歌舞艺人和身材矮小的人,常被用作娱乐表演。
- 贡举 (gòng jǔ):古代选拔官员的制度。
- 科赋 (kē fù):指科举考试的赋税。
- 劬劳 (qú láo):辛苦劳作。
- 瘉 (yù):病愈,这里指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 谀舌 (yú shé):奉承的言语。
- 鼙鼓 (pí gǔ):古代军中用的小鼓。
- 六飞 (liù fēi):指皇帝的六匹马。
- 仓卒 (cāng cù):匆忙,急促。
- 两京 (liǎng jīng):指长安和洛阳,古代中国的两个首都。
- 惑蛊 (huò gǔ):迷惑,蛊惑。
- 絜矩 (xié jǔ):古代用来测量长度的工具,这里比喻标准或法则。
- 聋瞽 (lóng gǔ):聋子和瞎子,比喻无知或被蒙蔽的人。
翻译
后人做任何事都不如古人,创立和创造的事物难以一一列举。一旦得过且过,就会影响千年,一个人的迎合顺从可以遍及九州大地。神仙不死的事情难道真的存在吗?这起源于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幻想。蜀地的陵墓和冀州的角落,民众鼓动混乱,楼殿至今遍布全国。从明朝开始,人们的心神飞扬,无根的金人突然出现。膏肓之地遂成不可治愈,五种教化阻塞,民众痛苦。帝都的元夜移动三山,天河的七夕桥上织女。歌舞艺人侏儒为戏乐,淫词浮文作为贡举。卖盐买酒充作科赋,吹箫持籥送丧死。还有更乱的生人,背弃辛苦劳作,投身歌舞。这种风气起始于魏隋之间,到了开元时期更是愈演愈烈。四海之内的人都像疯了一样,奉承的言语纷纷蒙蔽了明主。五凤楼前舞动千秋,渔阳之地传来鼙鼓声。六匹马仓促冒烟尘,两京之地血流成河。这种祸端从逸欲中生,国家没有良臣导致迷惑蛊惑。侍奉君主和父母不在于此,福寿自有千门路。曲礼三千无一遵守,六经百氏无一言语。只是随流俗作为愚蒙,并将四海苍生误。先儒未曾论及此,共同庆祝重闱或许可以。不知道沿习只是可伤,明知故作非相与。忠告善道不是从,己所不欲当絜矩。岂知谬致一瓣香,面把党人作聋瞽。
赏析
这首诗深刻批判了后人对古人的不敬和自身的放纵,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混乱和道德沦丧。诗人通过对比古今,揭示了从秦汉到开元时期社会风气的恶化,以及这种恶化对国家和民众的深远影响。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历史典故和比喻,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忧虑和对传统道德的怀念。整首诗语言犀利,意境深远,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