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日小集

轻缇初报一阳来,晴雪缤纷炤举杯。 玉殿威仪新节序,金陵云物旧观台。 春迎斗柄行东指,天转炎曦渐北回。 献赋未能惭浪迹,乡心还逐绣纹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轻缇(tí):轻薄的丝织品,这里指轻柔的衣裳。
  • 一阳来:指冬至,古人认为冬至后阳气开始逐渐增长。
  • 晴雪缤纷:阳光下的雪花纷纷扬扬。
  • (zhào):照耀。
  • 玉殿威仪:指皇宫的庄严气象。
  • 新节序:新的节气顺序。
  • 金陵:南京的古称。
  • 云物:景物,景象。
  • 观台:古代用于观天象、测吉凶的高台。
  • 斗柄:北斗七星的柄部,古人用以指示方向和季节。
  • 行东指:指向东方,表示春天即将到来。
  • 炎曦:炎热的阳光。
  • 渐北回:逐渐向北回归,指太阳在冬至后逐渐北移。
  • 献赋:献上诗文。
  • 浪迹:漂泊不定的行踪。
  • 乡心:思乡之情。
  • 绣纹催:指绣花针线的声音,催人思乡。

翻译

轻柔的衣裳初次报告冬至的到来,阳光下缤纷的雪花照耀着举杯的场景。皇宫中庄严的气象随着新的节气顺序更新,金陵的景物依旧在古老的观台上展现。春天随着北斗星柄指向东方而迎接,炎热的阳光逐渐向北回归。未能献上诗文,我惭愧于漂泊的行踪,思乡之情随着绣花针线的声音而愈发浓烈。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冬至时节的景象,通过轻缇、晴雪、玉殿等意象,展现了节日的庄严与自然的美景。诗中“春迎斗柄行东指”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而“天转炎曦渐北回”则描绘了太阳的运行轨迹,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节律的敏锐观察。结尾处的“献赋未能惭浪迹,乡心还逐绣纹催”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漂泊生涯的无奈和感慨。

陈邦彦

陈邦彦

明广东顺德人,字令斌。为诸生,意气豪迈。福王时,诣阙上政要三十二事,格不用。唐王聿键读而伟之。既即位,授监纪推官。未任,举于乡。以苏观生荐,改职方主事,监广西狼兵,授赣州。至岭,闻隆武帝败,乃止。西行谒桂王,擢兵科给事中。旋闻桂王兵败,避居山中。清兵破广州,观生死。邦彦乃与陈子壮密约,起兵攻广州。兵败入清远,与诸生朱学熙据城固守。城破被执,不食五日,被害。永历谥忠悯,赠兵部尚书。 ► 2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