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未除夕为稽古诸传未竣漫吟五律

眼中蜗触尚纷纷,谁使龙威出大文。 自古支倾凭异石,祇今收烬赖同群。 六三韬略人奚往,百二山河势几分。 且向车南留一指,终持冥北奉吾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乙未除夕:乙未年的除夕夜。
  • 稽古:研究古代的事物。
  • 蜗触:比喻微小而繁多的争斗。
  • 龙威:比喻伟大的力量或人物。
  • 支倾:支撑倾斜,比喻挽救危局。
  • 收烬:收拾残局。
  • 同群:同道中人,志同道合的人。
  • 六三韬略:指六十三种兵法策略。
  • 百二山河:指国家的疆域。
  • 车南:指南方的车驾,可能指南方政权或势力。
  • 冥北:指北方的冥界,这里可能指北方的政权或势力。

翻译

在乙未年的除夕夜,我仍在研究古代的文献,心中感慨万千,写下这首五律。眼前的小争斗依旧纷繁,谁能展现出伟大的力量和文章呢?自古以来,挽救危局都要依靠非凡的策略,现在收拾残局也要依赖志同道合的伙伴。六十三种兵法策略,人们都向往着,但国家的疆域又能分出几分力量呢?暂且在南方留下一点影响力,最终还是要坚持北方的忠诚,侍奉我们的君主。

赏析

这首作品在乙未除夕之际,通过对古代文献的研究,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中“蜗触”与“龙威”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作者对小争斗的不屑和对伟大力量的向往。后句中的“支倾”与“收烬”则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团结合作的重视。结尾的“车南”与“冥北”则巧妙地表达了对南北政权的不同态度,展现了作者的政治智慧和忠诚。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