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勋卿龙津别业开并头莲邀客共赏陈公往岁曾有此祥适拜徵命

津桥缭绕碧池浔,翠岛红云倚盖临。 昔见芙蓉开并蒂,今来菡萏发同心。 定知浥露无浓澹,不见含霞有浅深。 日暮横塘歌未已,年年欢宴此追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津桥:渡口上的桥。
  • 缭绕:环绕,回环旋转。
  • :水边。
  • 翠岛:绿色的岛屿。
  • 红云:形容荷花盛开如红云。
  • 倚盖:依靠着伞状的荷叶。
  • 芙蓉:荷花的别称。
  • 并蒂:两朵花并排长在同一茎上,特指并蒂莲。
  • 菡萏:荷花的别称。
  • 同心:指两朵荷花心心相印,比喻感情深厚。
  • 浥露:沾湿露水。
  • 浓澹:浓淡,指颜色的深浅。
  • 含霞:含着朝霞,形容荷花颜色鲜艳。
  • 浅深:深浅,也是指颜色的变化。
  • 横塘:地名,这里指荷花池。
  • 歌未已:歌声未停。
  • 追寻:追忆,寻找过去的记忆。

翻译

渡口上的桥环绕着碧绿的池边,翠绿的岛屿和如红云般的荷花依偎在荷叶伞下。 昔日曾见过荷花并蒂开放,如今又见菡萏展现同心之美。 确信露水不会改变它们的浓淡,也不见朝霞影响它们的深浅。 日暮时分,横塘的歌声仍未停歇,年年都来此追忆往昔的欢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津桥边荷花盛开的景象,通过“并蒂”与“同心”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往昔欢乐时光的怀念。诗中“浥露无浓澹”与“含霞有浅深”巧妙地运用了对仗,展现了荷花在不同光线下的变化,增添了诗意的美感。结尾的“日暮横塘歌未已,年年欢宴此追寻”则抒发了诗人对美好回忆的无限追思。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