啸台作

昔贤嘉遁处,林石有馀清。 当日阮嵇辈,来听鸾凤鸣。 高台苍藓合,古木暮云平。 可叹驱驰子,空悬遗世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啸台:古代文人雅士聚集之地,常用于吟咏、弹琴等雅事。
  • 嘉遁:指隐居或隐退。
  • 阮嵇:指阮籍和嵇康,两人均为魏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以放达不羁著称。
  • 鸾凤鸣:比喻美好的声音或音乐。
  • 苍藓:指生长在古旧石台上的苔藓。
  • 暮云平:形容傍晚时分,云彩低垂,与地面平齐。
  • 驱驰子:指奔波忙碌的人。
  • 遗世情:指超脱世俗的情感或志向。

翻译

昔日贤人隐居的地方,林间石上还留有清新的气息。 那时阮籍和嵇康等高人,来到这里聆听鸾凤般的美妙音乐。 高高的台子已被苍苔覆盖,古木与傍晚的云彩相接。 令人叹息的是那些奔波忙碌的人,他们的志向却无法超越世俗。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啸台的清幽景象,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诗中“林石有馀清”一句,既描绘了环境的清新,也暗示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超脱。后文通过对阮籍、嵇康等历史人物的提及,以及对“鸾凤鸣”的想象,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超脱世俗的情感。结尾的“空悬遗世情”则是对现实世界中人们无法实现高远志向的无奈感慨。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