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黄陵庙

烟雨初消苦竹幽,鹧鸪啼破碧云愁。 黄陵庙口西风急,不觉潇湘瑶草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苦竹:一种竹子,这里形容竹林的幽深。
  • 鹧鸪:一种鸟,其叫声常被用来象征哀愁。
  • 碧云:青蓝色的云,常用来形容天空或表达忧郁的情绪。
  • 黄陵庙:古代祭祀舜帝的庙宇,位于今湖南省岳阳市。
  • 潇湘:指湘江,也泛指湖南地区。
  • 瑶草:传说中的仙草,这里指普通的草。

翻译

烟雨刚刚消散,苦竹林显得更加幽深,鹧鸪的啼叫打破了碧云下的忧愁。黄陵庙口,西风急促,不知不觉间,潇湘的草儿也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黄陵庙附近的秋日景象,通过“烟雨”、“苦竹”、“鹧鸪”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幽深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黄陵庙口西风急”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隐含了时光匆匆、季节更替的感慨。最后“不觉潇湘瑶草秋”则巧妙地将自然景物的变化与内心的感受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敏感和对自然美景的深情。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