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去田园
出门望四野,忧心恒忡忡。
问子何所忧,百感填予胸。
谁云天泽远,举目尽疲癃。
谁云周道平,荆棘高蔽空。
树木莽萧条,于何息吾躬。
久知世路艰,悔不守固穷。
君子重谋始,古人戒薄终。
卒卒营世务,羡尔高飞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忡忡(chōng chōng):形容忧虑不安的样子。
- 疲癃(pí lóng):指年老体弱,多病。
- 周道:指周朝的道路,这里比喻理想中的社会秩序。
- 荆棘:带刺的灌木,比喻困难和障碍。
- 萧条:形容景象凄凉,没有生气。
- 固穷:坚守贫穷,不改变初衷。
- 谋始:谋划的开始,指做事要慎重其事。
- 薄终:草率结束,指做事不能草率收场。
- 卒卒(cù cù):匆忙的样子。
- 营世务:忙于世俗的事务。
- 羡尔:羡慕你。
- 高飞鸿:比喻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生活。
翻译
走出家门,眺望四周的田野,心中总是忧虑不安。 问你为何忧虑,是因为心中充满了各种感慨。 谁能说天意遥远,我眼前所见都是年老体弱的人。 谁能说周朝的道路平坦,眼前的荆棘却高高遮蔽了天空。 树木茫茫,景象凄凉,我在何处能安身? 早已知道世路的艰难,后悔没有坚守贫穷的初衷。 君子重视谋划的开始,古人告诫不能草率结束。 我匆忙地忙于世俗的事务,羡慕你能像高飞的鸿雁一样自由。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忧虑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出门望四野,忧心恒忡忡”描绘了诗人内心的不安,而“谁云天泽远,举目尽疲癃”则反映了社会的困境。通过对比“周道平”与“荆棘高蔽空”,诗人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感慨。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坚守初衷的悔恨,以及对自由生活的深切向往,体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