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渎

漭漭五湖口,荷花远接天。 巴陵通地道,林屋隐人烟。 楼阁波涛里,帆樯空翠边。 名峰七十二,争向镜中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漭漭:[mǎng mǎng] 形容水面广阔无边的样子。
  • 五湖:指太湖及其周边的湖泊。
  • 巴陵:地名,今湖南岳阳,此处可能指地道通向远方。
  • 林屋:指建在林中的房屋。
  • 空翠:形容天空或水面上的翠绿色,这里指湖水清澈见底,反射出翠绿色。
  • 争向:争相。
  • 镜中妍:像镜子一样清晰地映照出美丽。

翻译

在广阔无边的五湖口,荷花盛开,远远地似乎与天际相连。巴陵的地道通向远方,林中的房屋隐藏在人烟之中。楼阁仿佛矗立在波涛之中,帆船则在清澈的湖水边航行。这里有七十二座名山,它们争相在如镜的水面上展现出自己的美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五湖口壮丽的自然风光,通过“漭漭五湖口,荷花远接天”展现了湖面的广阔与荷花的繁盛。诗中“巴陵通地道,林屋隐人烟”巧妙地融入了人文景观,增添了诗意的深度。后两句“楼阁波涛里,帆樯空翠边”则生动描绘了湖中的景象,最后以“名峰七十二,争向镜中妍”作结,形象地表达了山水之美,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

屈大均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