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十二首

· 方回
十月菊半槁,垂迫长至节。 炎州天气殊,蛰户犹未闭。 北方当此时,无雨有为雪。 吴霖百昼夜,不见霜露结。 瘦马溅腐泥,裸袒舟子热。 老子所居隘,粪秽足呕泄。 西望万重山,中有茅宇洁。 何当归去来,独卧一榻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半槁(gǎo):半枯萎。
  • 长至节:冬至的别称。
  • 蛰户:指动物冬眠的洞穴。
  • 裸袒:赤身裸体。
  • 舟子:船夫。
  • 粪秽:污秽,肮脏。
  • 呕泄:呕吐和腹泻。
  • 茅宇:茅屋。

翻译

十月的菊花已经半枯萎,冬至即将来临。 炎热的南方天气异常,动物冬眠的洞穴还未关闭。 北方在这个时候,没有雨,但会下雪。 江南的雨连绵百日,不见霜露凝结。 瘦弱的马溅起泥泞,赤裸的船夫感到热。 我所居住的地方狭小,充满了污秽,令人作呕。 向西望去,群山连绵,山中有一间干净的茅屋。 我多么想回去,独自躺在一张床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南方十月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比北方和南方的气候差异,表达了对北方雪的向往和对南方连续雨天的不满。诗中“瘦马溅腐泥,裸袒舟子热”生动描绘了雨天的景象,而“西望万重山,中有茅宇洁”则展现了作者对清静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感受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