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仲集李果卿山房观女戏闻报闽将郑参戎入援即事
莺簧调柳律初成,天外欃枪照眼明。
国士可能传海檄,终军谁倩请长缨。
惊呼鼙鼓来逾急,试舞霓裳夜转清。
酒力自将红粉队,漫劳飞将下江城。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莺簧:黄莺的鸣叫声,比喻美妙的音乐。
- 调柳律:调整柳枝的律动,这里指春天的音乐或歌声。
- 欃枪:古代的一种兵器,这里比喻战争或紧急情况。
- 国士:国家的杰出人才。
- 海檄:海上传递的紧急文书。
- 终军:古代名将,这里指代英勇的将领。
- 请长缨:请求出战,长缨是古代将领的标志。
- 鼙鼓:古代军中常用的鼓,用以激励士气。
- 霓裳:霓裳羽衣,指美丽的服饰,这里指舞蹈。
- 红粉队:指女子舞蹈队。
- 飞将:英勇的将领。
翻译
春天的音乐刚刚调整好,天边的战火已经映入眼帘。 国家的杰出人才可能已经传递了海上的紧急文书,哪位将领请求出战呢? 突然间战鼓声急促传来,夜晚的舞蹈变得更加清丽。 酒的力量让红粉队伍自行舞动,不必劳烦英勇的将领从江城赶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聚会时的欢乐场景与突如其来的战争消息。诗中,“莺簧调柳律”与“试舞霓裳”展现了春日的和煦与欢乐,而“欃枪”、“鼙鼓”则预示着战争的临近。诗人通过对比和平与战争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和对英勇将领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敏锐感知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梁元柱
梁元柱,召补福建道御史。三年,监北京乡试。旋奉敕按云南,便道归省,连遭父母之丧,起补广西参议,未赴而病卒。有《偶然堂集》四卷。事见罗孙耀撰墓志铭、吴元翰撰行状。清黄培彝修康熙十三年刊《顺德县志》卷八、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三有传。
► 125篇诗文
梁元柱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六州歌头 》 —— [ 宋 ] 刘辰翁
- 《 浣溪沙 · 闻雨忆山中春事 》 —— [ 清 ] 郑文焯
- 《 右江吟 》 —— [ 明 ] 霍与瑕
- 《 壬辰1832春仲来澎抚恤三阅月而蒇事公馀阅蒋怿庵同年所辑澎湖续编有前刺史陈廷宪澎湖杂咏诗勉成和章即为怿庵同年志别 》 —— [ 清 ] 徐必观
- 《 闽中春暮 》 —— [ 明 ] 张羽
- 《 甲寅春二月与蜜在慧均四藏自显超汉铁关洞开瓶出法敌不息漪文始十靖一挂云诸子从燕台南归取道泰安登岱岳所经胜槩矢口咏歌共得五言近体十二章以志一时上横冈 》 —— [ 明 ] 释今无
- 《 天宁潜老以山中春莫三诗投鸿庆尚书末章见及次韵答之 其二 》 —— [ 宋 ] 程俱
- 《 庚戌仲春携小子访别晦翁过亲友江清卿之门其嗣子尚幼不果见次早道经江清卿墓下怅然有怀 》 —— [ 宋 ] 李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