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涨二十四韵

· 刘崧
积雨阴淫日,双溪晓涨初。 冥冥低鼓浪,滟滟细通渠。 触岸声齐斗,盘山势渐摅。 微茫穿窈窕,浩荡入空虚。 石抉漂岩鼠,防崩溃沼鱼。 掉头堤柳曲,破面渚萍疏。 荇泛纡残绶,芦漂偃败旟。 二仪看动荡,八表听吹嘘。 蛭蚓无安穴,蛟龙有定居。 深疑掀巨壑,猛欲撼盘岨。 出峡喧雷鼓,经天浸日车。 凝光净罗縠,跳沬碎珩琚。 涌屋初浮栋,循阶忽闯除。 人疑歌瓠子,世欲祀鶢鶋。 禾步偏愁决,三江未可疏。 皋田沦细麦,场圃溷嘉蔬。 升屋呼号急,登临盼望如。 云犹浮井邑,烟已断林庐。 远想天河落,空怀黄埧潴。 龙门动迫迮,梅演混舒徐。 昏霭迷行筏,凄风冷客袪。 沉浮惊浴鸟,漂转叹栖苴。 汇想经彭蠡,朝终赴尾闾。 扁舟如可具,吾欲理畋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阴淫:(yīn yín)连绵不断的样子。
  • 滟滟:(yàn yàn)水光闪动的样子。
  • :(shū)舒展。
  • 窈窕:(yǎo tiǎo)幽深的样子。
  • 石抉漂岩鼠,防崩溃沼鱼:抉,挖出。此句意为洪水冲来,石头被掀开,露出藏在岩缝中的鼠,也担心堤岸崩溃,池沼中的鱼被冲走。
  • :(yú)绘有鸟隼图像的旗子。
  • 二仪:天地。
  • 八表:八方以外极远的地方。
  • 蛭蚓:(zhì yǐn)水蛭和蚯蚓。
  • :(jū)同“砠”,上面有土的石山。
  • 罗縠:(luó hú)一种疏细的丝织品。
  • 珩琚:(héng jū)佩玉的一种。
  • 瓠子:这里指瓠子堤,西汉时黄河决口后所筑的堤。
  • 鶢鶋:(yuán jū)一种海鸟。
  • :(hùn)混杂。
  • 彭蠡:(péng lǐ)鄱阳湖的古称。
  • 尾闾:古代传说中海水所归之处。
  • :(qū)袖口,这里泛指衣服的袖口或袖口部分,此指衣服。

翻译

连日不停地下着雨,双溪在早晨开始涨水。天色昏暗,波浪低沉地涌动,波光闪动,缓缓地连通着沟渠。浪涛拍打岸边的声音齐声争斗,盘旋的水势渐渐舒展。微弱的光线穿过幽深之处,浩荡的水流涌入空虚之地。 洪水冲来,石头被掀开,露出藏在岩缝中的鼠,也担心堤岸崩溃,池沼中的鱼被冲走。转头看到堤岸上弯曲的柳树,被冲毁的水中小洲上稀疏的浮萍。荇菜漂浮着,如同曲折的残绶,芦苇漂浮着,像倒下的败旗。 天地间看到水势的动荡,八方之外都听得到风吹的声音。水蛭和蚯蚓没有安稳的洞穴,蛟龙却有固定的居住之地。深深怀疑是掀起了巨大的沟壑,猛然间又想要撼动坚固的石山。 流出峡谷时如雷鸣般的鼓声喧闹,经过天空时像太阳车沉浸其中。凝结的水光如纯净的罗縠,飞溅的水沫像破碎的佩玉。洪水涌上房屋,起初浮起房梁,沿着台阶忽然冲进屋里。 人们怀疑是在唱着瓠子堤的歌,世人想要祭祀鶢鶋。在田间行走特别担心决堤,三江之水不能轻易疏通。肥沃的田地里小麦被淹没,场院里的好蔬菜也混杂在一起。人们登上屋顶急切地呼喊,登高远望,盼望洪水退去。 云彩还飘浮在城镇上空,烟雾已经隔断了山林中的房屋。远远想象着像是天河落下,徒然怀念着黄坝的蓄水。龙门的水流湍急紧迫,梅演的水流则舒缓平稳。黄昏的雾气使行驶的筏子迷茫,寒冷的风侵袭着旅客的衣服。 水中沉浮的鸟儿惊恐不已,漂流翻转的水草令人叹息。水流汇聚,想着经过彭蠡,最终奔流向大海。如果有小船可以乘坐,我想要去整理渔网捕鱼。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洪水涨势的汹涌和其带来的破坏,以及人们在洪水中的焦虑和期盼。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词汇和形象的比喻,如“冥冥低鼓浪,滟滟细通渠”“触岸声齐斗,盘山势渐摅”等,将洪水的动态和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物的描写,如“石抉漂岩鼠,防崩溃沼鱼”“蛭蚓无安穴,蛟龙有定居”,进一步强调了洪水的威力和影响。整首诗既有对洪水景象的宏观描绘,又有对细节的刻画,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洪水的肆虐和人们的无奈。诗的结尾表达了作者在面对洪水时,希望能够有所作为,去捕鱼的想法,也反映了人们在困境中寻求生存和希望的心态。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