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菊

东篱细蕊几黄昏,过却重阳开渐繁。 晓袂半沾和露采,吟杯初泛带香吞。 娱情不减陶潜兴,惜晚难同杜甫论。 短鬓经秋还耐否,一枝簪罢手重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东篱:语出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此处代指种菊花的地方(“篱”读音:lí)。
  • 细蕊:细小的花蕊(“蕊”读音:ruǐ)。
  • 重阳:我国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古时在这一天有登高、赏菊等习俗。
  • (mèi):衣袖。
  • 陶潜:即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性喜菊。
  •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

翻译

在东边的篱笆下,那些小小的菊花花蕊已经经历了几个黄昏,过了重阳佳节之后,它们开放得越来越繁茂。

清晨,衣袖半沾着露水采摘这些菊花,举起酒杯,开始品尝那带着香气的菊花酒,仿佛连香气都一并吞入腹中。

这般娱乐情致并不比陶渊明喜爱菊花的兴致减损,只是可惜这晚开的菊花难以如同杜甫的诗作那样去讨论其深刻的意义。

我这已经短了的头发经过秋天的洗礼还能经受得住吗?簪上一枝菊花后,我又重新摸了摸自己的头发。

赏析

这首诗围绕晚菊展开,描绘了菊花过了重阳之后愈发繁茂的景象,以及诗人采菊、饮酒的情景。诗中通过与陶渊明爱菊之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提到了晚菊虽美,却难以像杜甫的诗那样具有深刻的内涵,反映出诗人对菊花的另一种思考。最后,诗人以自己的感受结尾,将自己与晚菊联系起来,增添了一份深沉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将诗人对晚菊的喜爱、思考和自身的感慨融为一体,给人以美的享受。

潘希曾

明浙江金华人,字仲鲁,号竹涧。弘治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出核湖广等地边储归,不赂刘瑾,被廷杖除名。瑾败,起刑科右给事中。嘉靖时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入为工部右侍郎。治河有功。官至兵部左侍郎。有《竹涧集》。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