阊门春望

王孙愁见草萋萋,客里逢春意转迷。 几处艺兰依浅浦,谁家拾翠上平堤。 荒台旧苑孤烟外,流水闲云野日西。 欲写春来无限恨,东风时倩一鹃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阊门:古代苏州城西门,这里指代苏州。
  • 王孙:古代对贵族子弟的通称,这里泛指游子。
  • 萋萋: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 艺兰:种植兰花。
  • 浅浦:水浅的河岸。
  • 拾翠:指女子采摘花草。
  • 平堤:平坦的堤岸。
  • 荒台旧苑:废弃的台榭和旧时的园林。
  • 孤烟:孤零零的炊烟,这里形容荒凉。
  • 闲云:悠闲的云彩。
  • 野日:野外的阳光。
  • :请,让。
  • 鹃啼:杜鹃的啼叫,常用来象征哀怨。

翻译

在苏州的春天,游子看到茂盛的草木,心中感到愁苦。在异乡遇到春天,思绪更加迷茫。几处地方有人在浅水河岸边种植兰花,而不知是谁家的女子在平坦的堤岸上采摘花草。废弃的台榭和旧时的园林在孤零零的炊烟之外,流水、悠闲的云彩和野外的阳光都向西边倾斜。想要写下春天带来的无尽愁恨,就让东风不时地请杜鹃啼叫吧。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苏州的景色,通过“草萋萋”、“艺兰依浅浦”、“拾翠上平堤”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然而,诗中的“王孙愁见”、“客里逢春意转迷”等句,透露出游子在异乡的孤独与迷茫。后两句“荒台旧苑孤烟外,流水闲云野日西”则进一步以荒凉的景象,加深了游子的愁绪。最后,诗人借杜鹃的啼叫,表达了对春天带来的无尽愁恨的抒发。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凄美,展现了邓云霄对春天复杂而深刻的感受。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