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午日:端午节。
- 高梁桥:地名,位于北京。
- 京陌:京城的街道。
- 红尘:繁华热闹的尘世。
- 出郭:出城。
- 拍浮:比喻随波逐流,随遇而安。
- 节序:节令的顺序。
- 混迹:隐匿真实身份,混入其中。
- 微名:微不足道的名声。
- 吏隐:指官吏的隐退生活。
- 孤剑:比喻孤独无助。
- 雄飞:比喻奋发有为。
- 逐客:被贬谪的人。
- 离骚:屈原的作品,这里指表达离别之情的诗歌。
翻译
端午节时,京城的街道上红尘滚滚,但出城的人却不多。在高梁桥,清澈的江水和幽静的竹林静静相依。在这人世间,人们随波逐流,浑浑噩噩,不知醒醉,而他乡的节令顺序中,也有是非之分。我隐匿身份,愧对微不足道的名声,忧虑时局,孤独无助,怎能奋发有为?江南那些被贬谪的朋友没有消息传来,一曲表达离别之情的诗歌,让人泪湿衣襟。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端午节时京城郊外的景象,通过对比红尘与清江幽竹,表达了诗人对纷扰世事的超然态度。诗中“拍浮人世浑醒醉”一句,既反映了诗人对世事的洞察,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超脱。后句“节序他乡有是非”则进一步以节令的变化来隐喻人世的是非纷争。结尾处提及江南逐客和离骚,抒发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局的忧虑,情感深沉,意境悠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