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一诗

君子远嫌,于人不知。 贞女自誉,适授之疑。 大明当天,重昏自败。 白昼秉彗,乃自生怪。 尧舜举直,不烦其术。 岂诸谗顽,而能一一。 岂其剸割,必俟太阿。 美言玮节,其伪孔多。 登车执辔,坐致千里。 与骥同奔,何时而已。 民讟其上,吏雠其主。 可以取庸,子将證父。 人亦有言,以方试病。 无损其方,祇速其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贞女:贞洁的女子。
  • 大明:指太阳。
  • 重昏:昏暗不明。
  • 秉彗:手持扫帚,比喻做卑微的工作。
  • 尧舜:古代的贤明君主。
  • 剸割:割裂,比喻解决问题。
  • 太阿:古代名剑,比喻解决问题的利器。
  • 玮节:华丽的言辞和行为。
  • 民讟:民众的怨言。
  • :仇恨。
  • :证明。

翻译

君子远离嫌疑,即使他人不知。贞洁的女子不自夸,以免引起怀疑。太阳当空照,昏暗自然消散。白日里手持扫帚,自然会生出怪异。尧舜选拔正直之人,无需复杂的方法。难道所有的谗言和顽固,都能一一解决?难道解决问题,必须等待太阿剑?美言和华丽的举止,其虚伪之处甚多。登上车,握住缰绳,就能坐致千里。与骏马同奔,何时才能停止?民众对上层有怨言,官吏对主人怀有仇恨。可以雇佣庸人,你将证明父亲。人们常说,用方子治疗疾病。不损害方子,只是加速了生命的终结。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君子的谦逊与贞女的自律,强调了正直与谦逊的重要性。诗中运用了太阳与昏暗的对比,以及尧舜的典故,来强调正直的力量。同时,通过太阿剑和美言玮节的比喻,揭示了虚伪和华而不实的危害。最后,通过民众与官吏的关系,以及治疗疾病的比喻,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复杂。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是对人性、社会和道德的深刻反思。

黄圣年

黄圣年,字逢永,号石佣,又号大药山人。顺德人。维贵子。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举人。授湖广当阳教谕。以足疾归。与陈子壮等十二人修复南园诗社。卒年六十二。生平好学能文,与其兄圣期少受庭训,著述甚富,尤工书法。有《墙东草》《壬游草》《薜蕊斋》等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五有传。 ► 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