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法性寺:指光孝寺,是佛教寺庙的名称。
- 讲筵:指讲经说法的场所。
- 庐岳:指庐山,这里代指高僧的修行之地。
- 寻师:寻求佛法指导的师傅。
- 曹溪:指曹溪宗,是中国佛教禅宗的一派,这里代指禅宗的修行方法。
- 乞法:请求传授佛法。
- 半偈:指佛教中的简短经文或教义。
- 非台:指非正式的讲经台,即非正式的讲经场所。
- 钟声:寺庙中的钟声,常用来表示时间的流逝或召唤僧人。
- 微言:指精妙的言辞或深奥的教义。
翻译
不知是哪一年的法性寺,再次见到讲经说法的场所开启。 前往庐山寻找佛法指导的师傅,又来到曹溪请求传授禅宗的修行方法。 在一座深深依托树木的庵堂中,领悟了简短的佛教经文,但这并非正式的讲经台。 仍然庆幸能听到寺庙的钟声,允许我往返于这精妙的言辞和深奥的教义之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对佛法修行的向往和实践。诗中,“庐岳寻师去,曹溪乞法来”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渴望和追求,而“一庵深借树,半偈了非台”则展现了诗人在简朴环境中领悟佛法的情景。最后,“犹幸钟声接,微言许往回”传达了诗人对佛法教义的深刻理解和内心的满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厚情感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