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复婴近以方壶所写大王峰转惠暇日展玩殊有幽趣因题
方壶画山世有名,生纸一幅涂纵横。
孤峰倚天旭日上,危石拔地秋风生。
壮游曾来拾瑶草,梦里武夷清未了。
紫阳五曲石门荒,金老三间茅屋小。
兴来故笔起层峦,万仞嵯峨咫尺间。
龙洞云烟含宿雨,鹤坛星月满空山。
武林道士余三一,来憩松根讲周易。
十年不出鬓垂丝,九转将成眼如漆。
新图千里寄神交,东南一柱青天高。
愿授神方服石髓,共听仙乐鸣云璈。
閒窗持赠深有意,念我衰年住尘世。
便欲呼儿挽鹿车,从此相随入苍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婴近:近来。
- 方壶:画家。
- 大王峰:山名。
- 暇日:闲暇的日子。
- 旭(xù)日:初升的太阳。
- 瑶草:传说中的仙草。
- 武夷:山名。
- 紫阳:可能指的是与武夷山相关的人物或地点。
- 五曲:武夷山的一个地方。
- 石门:地名。
- 金老:可能是一个人的称呼。
- 嵯(cuó)峨:山势高峻。
- 龙洞:山洞名。
- 云烟:云雾和烟气。
- 宿雨:夜雨;经夜的雨水。
- 鹤坛:可能是与仙鹤相关的地方或祭祀的场所。
- 星月:星星和月亮。
- 武林:旧时杭州的别称,此处可能指一个地方。
- 神交:精神上的交往,指彼此慕名而未谋面的交谊。
- 云璈(áo):一种乐器。
- 鹿车:古代的一种小车。
翻译
方壶所画的山在世间很有名,在一张生纸上肆意挥洒笔墨。孤峰高耸直倚天际,在旭日的照耀下,险石拔地而起,仿佛秋风吹过。我曾在壮游时来寻觅瑶草,梦中的武夷山清晰却未了。紫阳的五曲,石门荒凉,金老的三间茅屋很小。兴致来了,画笔构起层层山峦,万仞高峻的山峰仿佛近在咫尺。龙洞里的云烟包含着昨夜的雨水,鹤坛上的星星月亮布满了空山。武林的道士余三一,来松树根部休憩并讲解《周易》。十年没有出门,头发已垂到了肩头,经过多次修炼,眼睛变得如漆般黑亮。新的图画从千里之外寄给精神之交,东南的一座山峰像青天一样高耸。希望能传授神奇的药方让人服用石髓,一起聆听仙乐奏响云璈。在闲暇的窗边持赠此画,深有寓意,想到我年老衰弱还住在尘世中。便想要叫儿子拉着鹿车,从此跟随(这幅画中的意境)进入那苍翠的山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方壶所画的大王峰图,以及诗人对画中景色和意境的感受与向往。诗中先描述了方壶画作的高超技艺,展现出孤峰、危石等壮观景象。接着,诗人回忆自己曾经的游历和梦中的武夷,表达了对那片山水的眷恋。然后,通过对龙洞、鹤坛等细节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画中的神秘氛围。诗中还提到了武林道士余三一,增添了一丝仙侠的气息。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神方和仙乐的渴望,以及想要摆脱尘世、进入苍翠山林的愿望。整首诗意境优美,富有想象力,将画中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词汇和生动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