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四山诗玄墓山
晨弭南湖棹,暮蜡东山屐。千级石磴遥,半岭行云逆。
佛宫才数椽,僧厨少四壁。井馀蛟龙腥,阶唯鸟兽迹。
崩奔群壑会,居然走震泽。皎月出层岩,窈窕穿树隙。
寥空澹而澄,逾高光逾白,一照析秋毫,万象呈圆魄。
浮屿俨欲飞,列宿如可摘。峦竹多清音,巢鹘无卑翮。
箕踞藉落叶,长啸振孤石。兹夕登兹山,彷佛藐姑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弭 (mǐ):停止。
- 棹 (zhào):船桨,这里指船。
- 蜡 (là):蜡烛,这里指照明。
- 屐 (jī):木底鞋,这里指行走。
- 磴 (dèng):石阶。
- 逆 (nì):迎,这里指云雾迎面而来。
- 椽 (chuán):屋梁上的横木,这里指房屋。
- 馀 (yú):剩余。
- 崩奔 (bēng bēn):崩塌奔流。
- 震泽 (zhèn zé):古代指太湖。
- 窈窕 (yǎo tiǎo):形容月光透过树隙的美丽景象。
- 寥空 (liáo kōng):空旷的天空。
- 澹 (dàn):平静。
- 析 (xī):分析,这里指月光清晰。
- 圆魄 (yuán pò):圆月。
- 浮屿 (fú yǔ):浮动的岛屿。
- 俨 (yǎn):好像。
- 列宿 (liè sù):星星。
- 峦竹 (luán zhú):山间的竹子。
- 巢鹘 (cháo gǔ):巢中的鹰。
- 箕踞 (jī jù):一种坐姿,双腿伸直分开。
- 藐姑射 (miǎo gū shè):神话中的山名,这里指仙境。
翻译
清晨停止在南湖划船,傍晚点亮东山的蜡烛行走。千级石阶蜿蜒而上,半山腰云雾迎面而来。 佛寺只有几间小屋,僧人的厨房简陋无壁。井中残留着蛟龙的腥味,阶上只有鸟兽的足迹。 群山崩塌奔流,仿佛直奔太湖。皎洁的月亮从层层岩石后升起,美丽地穿过树隙。 空旷的天空平静而清澈,越高的地方月光越白,一束光清晰地照亮秋毫,万物在圆月下呈现。 浮动的岛屿仿佛要飞起,星星如同可以摘取。山间的竹子发出清脆的声音,巢中的鹰不再低飞。 我随意地坐在落叶上,长啸声震动了孤石。今夜登上此山,仿佛置身于仙境藐姑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中秋夜登山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山中的静谧与月光的美。诗中“皎月出层岩,窈窕穿树隙”一句,巧妙地捕捉了月光透过树隙的瞬间,形象生动。后文“寥空澹而澄,逾高光逾白”则进一步以高远的天空和愈发皎洁的月光,来象征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