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头

日上河堤归兴浓,闸头南望见遥峰。 春城草木浮元气,中土园庐尚古风。 桑眼科馀黄蠢蠢,菜苗挑出绿茸茸。 平生性癖耽幽静,拟筑团茅淮水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沽头: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河堤:河流两岸的堤坝。
  • 闸头:水闸的所在地。
  • 遥峰:远处的山峰。
  • 春城:春天的城市,这里指生机勃勃的城市。
  • 草木浮元气:草木显得充满生机。
  • 中土:中原地区。
  • 园庐:田园中的房屋。
  • 桑眼:桑树的嫩芽。
  • 科馀:剩余,这里指桑树的嫩芽已经长出,但还有剩余的部分。
  • 黄蠢蠢:形容桑芽初发,颜色鲜黄。
  • 菜苗:蔬菜的幼苗。
  • 绿茸茸:形容菜苗嫩绿茂盛。
  • 性癖:个性上的偏好。
  • :沉溺,喜爱。
  • 幽静:宁静而深远。
  • 拟筑:打算建造。
  • 团茅:用茅草搭建的小屋。
  • 淮水:河流名,位于中国东部。

翻译

太阳升起,我站在河堤上,回家的念头愈发浓烈。站在水闸头向南望去,远处的山峰依稀可见。春天的城市里,草木生机勃勃,中原的田园房屋依旧保持着古朴的风貌。桑树的嫩芽已经长出,还有些许鲜黄的新芽蠢蠢欲动;菜苗也挑出了嫩绿的身躯,茂盛地生长着。我生性偏好宁静,打算在淮水东边建造一座茅草小屋,沉溺于这份幽静之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站在河堤上,远望春城与田园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春城草木浮元气”和“中土园庐尚古风”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古朴的田园风光,而“桑眼科馀黄蠢蠢,菜苗挑出绿茸茸”则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幽静生活的渴望,打算在淮水东边建造茅屋,远离尘嚣,享受宁静。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热爱。

张以宁

元明间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学者称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进六合知县,坐事免官,滞留江淮十年。后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明师克元都,复授侍讲学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于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