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罗复仁编修

棹歌声起洱河滨,君着先鞭我后尘。 山上安山犹远使,客中送客是愁人。 心随初日葵花转,眼看薰风荔子新。 细数归期同把酒,龙江梅信定先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棹歌(zhào gē):船歌,划船时唱的歌。
  • 洱河:即洱海,位于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 先鞭:比喻先行一步。
  • 后尘:比喻追随他人之后。
  • 山上安山:指在山上安顿,这里可能指远行的使者或官员。
  • 远使:远行的使者。
  • 客中送客:在旅途中送别其他旅客。
  • 薰风:和风,指初夏的东南风。
  • 荔子:荔枝。
  • 龙江:可能指龙江河,也可能泛指某条江河。
  • 梅信:梅花开放的消息,常用来比喻春天的到来。

翻译

船歌在洱海边响起,你先行一步,我紧随其后。 在山上安顿的远使,旅途中送别他人,心中满是愁绪。 心随着初升的太阳和葵花一同转动,眼看初夏的和风吹拂着新鲜的荔枝。 我们细数着归期,一同举杯畅饮,龙江的梅花定会先带来春天的消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洱海边听到船歌,感受到朋友先行一步的情景,以及在旅途中送别他人的愁绪。诗中“心随初日葵花转”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结尾处提到龙江的梅花将先带来春天的消息,寓意着希望和新的开始。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时光的珍视。

张以宁

元明间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学者称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进六合知县,坐事免官,滞留江淮十年。后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明师克元都,复授侍讲学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于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