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朔气:北方的寒气。
- 胡马:指北方的游牧民族的马队,这里特指入侵的敌人。
- 渔阳: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北省境内,这里泛指北方边疆。
- 三河少:指来自三河地区的年轻勇士。三河,古代指黄河、洛河、伊河三河流域的地区。
- 六郡良:指来自六郡的优秀士兵。六郡,古代指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六个郡。
- 鸣镝:响箭,古代战争中用来发信号的箭。
- 雁塞:指边塞,因常有雁群飞过而得名。
- 龙荒:指边远的荒野。
- 赤羽:指红色的羽毛装饰,常用于军旗或军装上,这里代表皇家的军队。
- 周王拥白狼:指古代周王得到白狼的吉兆,象征着天命所归。
翻译
北方的寒气带来了万树霜花,突然传来消息,敌人的马队已经越过了北方的边疆。 军队中不乏来自三河的年轻勇士,也曾招募过六郡的优秀士兵穿越沙漠。 在寒冷的月光下,响箭的声音在边塞响起,射雕的云影在荒野中散开。 皇家的军队在红色的羽毛装饰下劳苦功高,但并不像古代周王那样拥有白狼的吉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北方边疆的紧张局势和军队的英勇。通过“朔气”、“胡马”、“渔阳”等词语,诗人勾勒出一幅北方边疆的冷峻画面,展现了战争的紧迫感。诗中“三河少”和“六郡良”体现了军队的英勇和国家的号召力。后两句通过对“鸣镝”、“射雕”的描绘,进一步以边塞的战斗场景来象征国家的边防力量。最后,诗人通过对比“皇威赤羽”与“周王拥白狼”,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历史的反思。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刻思考。
欧大任的其他作品
- 《 送沈尚宝使汴洛 》 —— [ 明 ] 欧大任
- 《 寄远词二首 》 —— [ 明 ] 欧大任
- 《 渡浉水再过申州寻紫霞观杨道士 》 —— [ 明 ] 欧大任
- 《 夜过黄鸿胪汝会宅同华父惟昭汝学直卿观灯得灯字 》 —— [ 明 ] 欧大任
- 《 送康山人裕卿归永嘉 》 —— [ 明 ] 欧大任
- 《 同邢子愿陈忠甫诸君过摩诃庵听无弦上人琴 》 —— [ 明 ] 欧大任
- 《 同陈公载吴而待梁公实粱思伯集黎惟敬梅花堂得门字 》 —— [ 明 ] 欧大任
- 《 发藤州同黄大参士弘将往勾漏先寄邕州舍弟 》 —— [ 明 ] 欧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