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口驿遇乡僧介公同登三祖山望灊皖天柱诸峰

地布黄金玉作岑,西来三祖古禅林。 山云半剪传衣色,海石空留听偈心。 涧水供筵经雪净,竹房清梵出烟深。 道人白鹤同僧去,天柱还随杖锡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青口驿:地名,位于今安徽省境内。
  • 乡僧:同乡的僧人。
  • 介公:僧人的名字。
  • 三祖山:山名,位于今安徽省潜山县,是中国佛教禅宗三祖僧璨的道场。
  • 灊皖:地名,指今安徽省潜山县一带。
  • 天柱:山名,即天柱山,位于安徽省潜山县,是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
  • :小而高的山。
  • 禅林:指佛教寺院。
  • 衣色:僧衣的颜色,代指僧侣。
  • 听偈心:聆听佛经偈语的心境。
  • :宴席。
  • 清梵:清净的梵音,指僧人诵经的声音。
  • 道人:道士。
  • 杖锡:僧人所持的锡杖。

翻译

青口驿偶遇同乡的介公僧人,一同登上三祖山,远望灊皖和天柱等山峰。 地上铺满黄金,小山如玉般耸立,西边是古老的三祖禅寺。 山间的云雾半遮半掩,传递着僧衣的色彩,海边的岩石空留着聆听佛偈的心境。 涧水清澈,如同洗净的雪,供奉在宴席上,竹房中传出深远的梵音。 道士与白鹤一同随着僧人离去,天柱山也随着僧人的锡杖一同寻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与同乡僧人介公在青口驿相遇后,一同游览三祖山的情景。诗中,“地布黄金玉作岑”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山景的壮丽,“山云半剪传衣色”则巧妙地以云雾比喻僧衣,表达了禅意深远。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净与宁静。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禅宗的向往和敬仰。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