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

东方奏牍介休巾,二子抠衣半已鹑。 未必风云俱失士,不知刍秣待何人。 公卿宁以三鳣贵,天地今惟一马真。 寥廓千秋君自爱,羖皮堪笑入西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奏牍(zòu dú):古代官员上奏的文书。
  • 介休巾:指简朴的头巾,比喻清贫。
  • 抠衣:整理衣服,这里指衣衫褴褛。
  • (chún):指衣衫破烂,如鹑鸟的羽毛斑驳。
  • 刍秣(chú mò):喂牲口的草料。
  • 三鳣(sān zhān):传说中的神鱼,比喻高官显贵。
  • 寥廓(liáo kuò):空旷深远。
  • 羖皮(gǔ pí):山羊皮。

翻译

东方的官员上奏文书,戴着简朴的头巾,两位学子整理着破旧的衣衫,半身已如鹑鸟般斑驳。 未必所有的风云人物都失去了地位,不知谁还能得到喂养。 公卿们难道只因三鳣而显贵吗?天地间现在只有一匹马是真实的。 在这空旷深远的千年历史中,你自己要珍惜,可笑的是,那些穿着山羊皮的人进入了西秦。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东方官员与两位学子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中“奏牍介休巾”与“抠衣半已鹑”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子的贫困与官员的清贫。后句“未必风云俱失士”暗示了社会的不公与人才的埋没。最后两句则带有讽刺意味,指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权贵,而在于个人的真实与坚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反映了作者对时代和人生的独到见解。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