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宫保汝思奉使还海虞余亦得归因书寄怀

著书太史似龙门,东观椷縢几万言。 六傅使因持节重,千秋名岂裂麻尊。 周南未许仍留滞,吴下何由复记存。 报尔归来今觉是,巾车吾自傍江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赵宫保汝思:指赵汝思,宫保是对他的尊称,汝思是他的名字。
  • 奉使还海虞:奉命出使后返回海虞(今江苏常熟)。
  • 太史:古代官职,负责编纂史书。
  • 龙门:指司马迁,因其著有《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东观:古代藏书和编书的地方。
  • 椷縢:封缄和捆绑,此处指编纂。
  • 六傅:古代官职,负责辅佐太子。
  • 持节:手持符节,代表皇帝出使。
  • 裂麻:古代的一种尊贵象征。
  • 周南:指《诗经·周南》,此处借指被留滞。
  • 吴下:指吴地,今江苏一带。
  • 巾车:用巾覆盖的车,指简朴的车。
  • 江村:江边的村庄。

翻译

赵汝思宫保完成使命后回到了海虞,我也得以归乡,因此写下这首诗寄怀。他像太史公司马迁一样著书立说,在东观编纂了数万言的著作。作为六傅,他因持节出使而备受尊重,他的千秋名声岂是裂麻所能比拟的尊贵。他未被允许在周南停留太久,而我也不知何时能再次记起吴下的情景。告诉你,我现在已经归来,感觉就像自己驾着简朴的车,沿着江边的村庄前行。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赵汝思宫保的敬仰和对自己归乡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比赵汝思的功绩和自己的境遇,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归乡生活的向往。语言典雅,意境深远,通过对古代官职和典故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整体上,这首诗既是对友人的赞颂,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体现了明代文人的风范和情怀。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