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菽水:豆和水,指粗茶淡饭。
- 霜毛:白发,指老年人。
- 毡:一种用羊毛或其他动物毛制成的垫子或覆盖物。
- 三牲:古代祭祀用的牛、羊、猪。
- 讲坛:讲学或讲演的地方。
翻译
粗茶淡饭也能带来一天的快乐,白发老人甘愿共享毡垫的寒凉。将来若能享受丰盛的祭祀,别忘了清溪边旧日的讲学之地。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学问的尊重。诗中“菽水能供一日欢”和“霜毛甘共一毡寒”描绘了即使生活简朴,也能感到快乐和满足的情感。后两句则寄托了对未来可能的富足生活的期待,同时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过去的学问之地,体现了对知识和教育的重视。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
程敏政的其他作品
- 《 送庶吉士吴俨养疾南还 》 —— [ 明 ] 程敏政
- 《 题小景杂画 其二 》 —— [ 明 ] 程敏政
- 《 思补堂为毕知县赋 》 —— [ 明 ] 程敏政
- 《 簪字韵和杨维新谒陵之作 》 —— [ 明 ] 程敏政
- 《 藻轩为锦衣千户吴孟章赋 》 —— [ 明 ] 程敏政
- 《 寄题婺源沙阳宗家二书院 》 —— [ 明 ] 程敏政
- 《 谒范文正公祠二首 》 —— [ 明 ] 程敏政
- 《 和答朝宗都宪问难之作 》 —— [ 明 ] 程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