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十四首

炀帝伐炀公,亲自提戈戟。 殷鉴尚不远,何况目所击。 如何大业纪,半是亡陈迹。 由来昏德主,先后同一失。 所惜贞观君,再发辽东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炀帝:指隋炀帝杨广,隋朝的第二位皇帝。
  • 炀公:指陈后主陈叔宝,南朝陈的最后一位皇帝。
  • 殷鉴:指可以作为后人鉴戒的前人失败之事。
  • 大业:隋炀帝的年号,代指隋朝。
  • 贞观: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代指唐朝。
  • 辽东役:指唐太宗发动的征伐高句丽的战争。

翻译

隋炀帝杨广亲自挥戈持戟,攻打陈后主陈叔宝。前人的失败教训尚且不远,更何况是亲眼所见。为何在隋朝的大业年间,大半都是陈朝灭亡的遗迹。自古以来昏庸的君主,他们的失败总是如出一辙。可惜的是,唐太宗这位明君,也再次发动了辽东的战役。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隋炀帝和唐太宗的历史行为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循环和君主决策的深刻反思。诗中“殷鉴尚不远”一句,强调了历史教训的重要性,而“半是亡陈迹”则揭示了隋朝的兴衰与陈朝的灭亡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最后两句对唐太宗的批评,显示了作者对即使是明君也可能重蹈覆辙的忧虑,反映了作者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洞察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