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太史希贤提学浙江
吴越连云海,蓬瀛切斗枢。
皇仁无内外,宪府敕文儒。
左掖天低户,西清月在隅。
法冠初著豸,文笔近提朱。
甄别推明鉴,陶镕属大炉。
化源深涤溉,皇路俨驰驱。
帖括经言病,雕镌士习殊。
洗心端有待,简命的非徒。
列屋思明烛,停云怅据梧。
真淳钦雅度,洒落见长图。
梁栋时方重,昌苓世并须。
未应嗟远别,回首是清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吴越:古代的吴国和越国,今江苏、浙江一带。
- 连云海:形容地势连接着大海,辽阔无边。
- 蓬瀛(péng yíng):传说中的海上仙山,此处借指浙江的美好景色。
- 斗枢:北斗七星的第一星,为天之枢,这里指浙江在地理上的重要位置。
- 皇仁:皇帝的仁德。
- 宪府:御史台。
- 文儒:指学问渊博、温文尔雅的人。
- 左掖:宫城左边的小门。
- 西清:指皇宫内的西苑,为皇帝的居处之一。
- 法冠:古代冠名,本为楚王冠,从秦汉起,御史、使节和执法官都戴此冠。
- 著豸(zhì):指戴獬豸冠,獬豸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能辨曲直,是司法“正大光明”的象征。
- 文笔:这里指写作才能。
- 提朱:用朱笔批示。
- 甄别:审查辨别优劣、真伪。
- 明鉴:高明的鉴别力。
- 陶镕:原指烧制陶器,比喻培养、造就人才。
- 大炉:比喻天地。
- 化源:教化的源头。
- 涤溉(dí gài):洗涤、灌溉,比喻清除污浊,培养良好的风尚。
- 皇路:为帝王之途,喻指仕途。
- 俨:整齐,庄重。
- 驰驱:奔驰,奔走。
- 帖括:科举考试文体之名,这里指科举制度的弊端。
- 经言病:经典言论的弊病,这里指只注重书本知识,缺乏实践能力。
- 雕镌(diāo juān):雕刻,比喻刻意修饰。
- 士习殊:士人的风气不同,指当时的士风存在问题。
- 洗心:清除心中的杂念,使心灵得到净化。
- 简命:选派任命。
- 非徒:不仅,不只。
- 列屋:众多的房屋。
- 明烛:明亮的蜡烛,比喻光明。
- 停云:表示思念或友情,这里指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 怅据梧:心情惆怅地靠着梧桐树,形容思念之深。
- 真淳:真诚淳朴。
- 钦:钦佩,敬重。
- 雅度:高雅的风度。
- 洒落:潇洒脱俗。
- 长图:长远的规划,远大的抱负。
- 梁栋:屋宇的大梁,比喻能担当重任的人才。
- 时方重:当时正受到重视。
- 昌苓:昌盛繁荣。
- 清都:神话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宫阙,这里借指京城。
翻译
吴地和越地连接着大海,如仙境般的浙江占据着重要的地理位置。皇帝的仁德没有内外之分,御史台任命有学问的人为官。宫城左边的小门仿佛天空低矮的门户,皇宫内的西苑月亮挂在角落。刚戴上法冠的你如獬豸般公正,写作的才能也让你能够用朱笔批示。审查辨别优劣需要高明的鉴别力,培养人才就像在天地这个大熔炉中锻炼。教化的源头需要深深的洗涤和灌溉,在仕途上要庄重地奔驰前行。科举考试的弊端和士人刻意修饰的风气存在问题,净化心灵确实需要时间,这次选派任命绝非偶然。众多的房屋期待着光明,我因思念你而心情惆怅地靠着梧桐树。我钦佩你真诚淳朴的品格和高雅的风度,潇洒脱俗的气质展现出你远大的抱负。能担当重任的人才正是当下所急需的,国家的昌盛繁荣也需要这样的人才。不应为这次远别而叹息,回首望去,京城依然在那里。
赏析
这首诗是顾清为李希贤前往浙江提学而作,诗中既表达了对浙江的赞美,也对李希贤的职责和使命寄予了厚望。首联描绘了浙江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颔联和颈联叙述了皇帝的仁德以及对李希贤的任命和期望,强调了他的公正和才能,同时也指出了当时教育和士风存在的问题,希望他能够加以改善。尾联则表达了对李希贤的钦佩和祝福,以及对京城的留恋。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用典恰当,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文学功底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关注。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
顾清的其他作品
- 《 乡里诸公会东园颐元有诗次韵 》 —— [ 明 ] 顾清
- 《 邹邦辅求诗为塾师吴晋卿寿 》 —— [ 明 ] 顾清
- 《 东曙寄答去岁生辰和韵之作若不以予言为然者再叠奉酬 》 —— [ 明 ] 顾清
- 《 畏庵既定四城门名有诗见示次韵 》 —— [ 明 ] 顾清
- 《 邑博王东之杖文四川却从关中赴春试扪参历井之胜过家上冢之荣此一行也兼之而梁桷同升又以益儒林之美谈矣旗亭抗手歌以扬之 》 —— [ 明 ] 顾清
- 《 师邵每有诗督和甚急九和侍讲尝题其后曰立案而还之闻者大笑既用以赋诗债复次韵嘲之 》 —— [ 明 ] 顾清
- 《 九月十四日赵尔锡西庄泛舟和涯翁韵 其一 》 —— [ 明 ] 顾清
- 《 北野书约东路见候用前韵 》 —— [ 明 ] 顾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