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鸣雨:指哗哗作响的雨声。(“鸣”读作“míng”)
- 黯(àn):昏暗。
- 衾(qīn):被子。
- 襚(suì):向死者赠衣被。
翻译
哗哗的雨声送走了残夜,青灯显得暗淡无光。 坐着思念那绝世的人才,古今之人永远相互遥望。 美好的品德难道足以依靠吗,让我最初的志向变得迷茫。 忽然又怀疑这一切如同梦一般虚假,入殓的衣被已经装满了箱子。 掩面流泪不忍心去看,起身却只能茫然地徘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挽诗,用以悼念李徵伯。诗的开头通过“鸣雨”“残夜”“青灯黯无光”等景象,营造出一种悲凉、忧伤的氛围。接着,诗人表达了对逝者的思念,认为逝者是绝代之人,古今之人虽相互遥望,却已阴阳两隔,透露出无尽的惋惜之情。“美德岂足恃,令我初志荒”一句,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困惑,美好的品德似乎也无法抵挡命运的无常,使诗人的初心变得迷茫。后面“忽复疑梦假,衾襚已充箱”,写出了诗人对逝者离去的难以置信,而现实中入殓的衣被已准备好,更加深了这种悲痛。最后,诗人“掩涕不忍视,起步空徊徨”,通过掩面哭泣、茫然徘徊的动作,进一步烘托出内心的悲痛和无助。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沉痛哀悼和对人生的感慨。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
顾清的其他作品
- 《 挽慎庵诗成而其配徐孺人讣亦至仍用前韵 》 —— [ 明 ] 顾清
- 《 周文焕致槐栽十二本列植道南美而且巨不日成阴矣诗以谢之庚午正月望日 》 —— [ 明 ] 顾清
- 《 晚坐东轩睹水木山亭知为夏忠靖公赐第感旧怀贤得绝句八首 》 —— [ 明 ] 顾清
- 《 寄王质庵司马 》 —— [ 明 ] 顾清
- 《 题浔阳送客扫雪烹茶二小画 》 —— [ 明 ] 顾清
- 《 走笔和时敏客中写怀 》 —— [ 明 ] 顾清
- 《 和杨时望新居杂咏 》 —— [ 明 ] 顾清
- 《 十二日至济宁秦凤山示和彭幸庵吊古诸作次韵八首淮阴侯祠 》 —— [ 明 ] 顾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