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燕诗为吴立斋司空赋鹿鸣燕

· 顾清
殿头钟鼓动春雷,天子圜丘锡庆回。 尘土几人纡梦寐,衣冠频岁许追陪。 于今鹤发重江远,当日宫花两鬓开。 青琐有人遥献寿,黄封还自日边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圜(yuán)丘:古代帝王冬至祭天的地方。
  • 纡(yū):萦绕,缠绕。
  • 梦寐:睡梦,梦中。
  • 衣冠:指士大夫的穿戴,代指士大夫、官绅。
  • 追陪:追随,陪同。
  • 鹤发:白发,指老年人。
  • 青琐:装饰皇宫门窗的青色连环花纹,借指宫廷。
  • 黄封:宫廷酿造的酒,以黄罗帕封,故称。也指皇帝的诏书。

翻译

宫殿上头的钟鼓敲响,如春天的雷声,天子在圜丘祭天之后带着福庆回宫。有几人能在梦中都萦绕着尘世之事,士大夫们连年被允许追随陪同天子。如今已是白发苍苍,身处遥远的江边,遥想当日在宫中,两鬓曾如宫花般盛开。宫廷中有人远远地献上祝寿之词,那宫廷酿造的美酒和皇帝的诏书也从京城传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天子祭天之后的情景,以及对过去的回忆和对当下的感慨。诗中通过“钟鼓动春雷”“天子圜丘锡庆回”等描述,展现出天子祭天的庄严和喜庆。“尘土几人纡梦寐,衣冠频岁许追陪”则表达了士大夫们对官场生活的复杂情感。“于今鹤发重江远,当日宫花两鬓开”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了时光流逝、人生变迁的感慨。最后两句“青琐有人遥献寿,黄封还自日边来”,再次强调了宫廷的威严和福庆。整首诗意境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传达出诗人丰富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