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四十首

· 刘基
儳妇厌贫夫,常怀相弃心。 慨慕东家子,年少多黄金。 轻身改西托,布被烂锦衾。 宁忆秋风起,霜露凄繁林。 叶落枝亦尽,愁闻蜻蛚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儳妇(chán fù):轻浮的妇人。
  • 东家子:指邻家的年轻人。
  • 锦衾(jǐn qīn):华丽的被子。
  • 蜻蛚(qīng liè):蟋蟀的一种。

翻译

轻浮的妇人厌倦了贫穷的丈夫,常常怀有抛弃他的心思。她羡慕邻家的年轻人,那人年少多金。她轻率地改变了自己的依靠,放弃了华丽的被子,换上了破旧的布被。她难道忘记了秋风起时,霜露使得林木凄凉,叶子落尽,枝条也枯萎吗?她忧愁地听着蟋蟀的哀鸣。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轻浮妇人对贫穷丈夫的厌弃和对富家子弟的羡慕,展现了人性的贪婪与短视。诗中,“儳妇”对“东家子”的向往,以及她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最终导致她放弃了原本的生活和温暖。诗的结尾,通过秋风、霜露、落叶和蟋蟀的哀鸣,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了“儳妇”未来可能面临的孤独和困苦。这首诗警示人们,不应因一时的物质诱惑而放弃真正重要的东西。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