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柏一章为吴太常作

· 刘基
有柏有柏,霜露灌之。 □□不萎,霜露何其。 有柏有柏,维叶冥冥。 岁暮坚冰,不□□□。 □彼北林,维榛维棘。 玄云四涌,白日昼匿。 有狼有狐,有□有乌。 长彘睢盱,湩脑饭肤。 有䫻其风,鳌揵于溟。 五□□□,江河倒行。 蛭矫于云,龙羸于沙。 哀此下民,亦孔之嗟。 赤堇之金,铸为干将。 不刜犀兕,孰知其良。 沙棠之舟,泛于广津。 不遌阳候,孰知其神。 踧彼周行,君子迹之。 猗彼菉竹,君子植之。 显允君子,邦家之纪。 克崇厥履,施于孙子。 严严君子,穆穆其犹。 载其令德,贻厥孙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此处缺失文字,无法提供注释。
  • 冥冥:昏暗的样子。
  • 睢盱(suī xū):睁眼仰视的样子。
  • (dòng):乳汁。
  • (yù):大风。
  • (qián):举起,扬起。
  • (zhì):水蛭,一种吸血的环节动物。
  • (léi):瘦弱。
  • (jiē):叹息。
  • (fú):砍,斩。
  • (è):遇到。
  • 阳候:古代传说中的波涛之神。
  • (cù):恭敬的样子。
  • 显允:光明正大。
  • 穆穆:温和的样子。
  • (yí):遗留,留下。

翻译

柏树啊柏树,霜露滋润着它。 虽然不枯萎,但霜露又是何等无情。 柏树啊柏树,它的叶子昏暗无光。 到了岁末,坚冰覆盖,不知它如何生存。 那北方的树林,有榛树有荆棘。 乌云四起,白日仿佛被藏匿。 有狼有狐,有乌鸦有其他。 它们睁眼仰视,吸食乳汁和皮肤。 大风呼啸,巨鳌在海中扬起波涛。 天地颠倒,江河逆流。 水蛭在云中翻腾,龙在沙滩上显得瘦弱。 可怜这些百姓,多么令人叹息。 赤堇山的金属,铸成了宝剑。 不斩犀牛,怎能知道它的锋利。 沙棠木的船,在广阔的水域中漂流。 不遇到波涛之神,怎能知道它的神奇。 恭敬地走在周道上,君子留下了足迹。 那翠绿的竹子,君子亲手种植。 光明正大的君子,是国家的支柱。 能够坚守他的职责,传给子孙后代。 庄重的君子,他的举止温和而庄严。 承载着他的美德,留给后代的谋略。

赏析

这首诗以柏树为引子,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隐喻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柏树、霜露、北林、狼狐等,构建了一幅荒凉而又充满挑战的画面。通过对柏树坚韧不拔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君子坚韧不拔、坚守职责的崇高敬意。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和对未来的希望,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思考和崇高的理想。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