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邵长孺寿戚将军

将军昔佩金虎符,洗涤闽浙清寰区。 上书不肯羁南越,抚剑直欲鸣伊吾。 庙堂宵衣思颇牧,诏移内地卫神都。 蓟门坐镇今几载,能使沙场成陆海。 投箠朝澄玄菟波,衔枚夜夺乌孙垒。 旌旂整暇号令严,士马欢腾气逾倍。 椎牛酾酒日从容,翠釜黄封下九重。 边庭数米知军实,幕府程书上国功。 将兵不独如王剪,好士兼闻似孔融。 只今行年才五十,冰雪肌肤发如漆。 喜气遥从海上来,明星炯向营前出。 仙籍青华纪算多,功名麟阁图形毕。 颇闻戏下盛才良,借箸今谁是子房。 腐儒不识征西府,留滞空愧尚书郎。 愿徯函谷封泥后,剑履重看入未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1. 金虎符:古代发兵或表明身份的凭证。
  2. 寰区(huán qū):天下,人世间。
  3. (jī):束缚,拘束。
  4. 伊吾:古地名,在今新疆哈密市。
  5. 庙堂:朝廷。
  6. 宵衣: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多用以称颂帝王勤于政事。
  7. 颇牧:指战国时赵国名将廉颇与李牧,这里泛指古代名将。
  8. 神都:京城的美称。
  9. 坐镇:安坐而以德威服人。
  10. 玄菟(tú):古郡名,汉武帝时置,辖境相当于今辽宁东部及朝鲜咸镜道一带。
  11. (chuí):鞭子,这里指马鞭。
  12. 衔枚:古代行军时口中衔着枚,以防出声。枚,形如筷子,两端有带,可系于颈上。
  13. 乌孙:古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境内。
  14. 整暇:形容既严谨而又从容不迫。
  15. 士马:兵马,引申指军队。
  16. 酾酒(shī jiǔ):滤酒,斟酒。
  17. 青华:传说中东方的太帝君所居之处,这里借指仙境。
  18. 征西府:指征西将军的幕府。
  19. (xī):等待。
  20. 函谷:函谷关,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
  21. 封泥:古代文书都用泥封,泥上盖印,就叫封泥。
  22. 未央:汉宫名,这里借指皇宫。

翻译

将军往昔佩戴着金虎符,将闽浙地区清洗干净,使天下清平。他上书进言,不肯拘束南越之地,手持长剑,一心想要在伊吾之地扬名立万。朝廷的君王天不亮就起来思索,希望能有像廉颇、李牧那样的名将,于是下诏将将军调往内地,守卫京城。将军在蓟门坐镇至今已有几年,能够让沙场变成肥沃的土地。他挥鞭出征,早晨使玄菟郡的波涛澄清,夜晚衔枚奔袭,夺取乌孙的营垒。军队的旌旗整齐,号令严格,士兵和战马都欢腾雀跃,士气倍增。杀牛斟酒,每日从容不迫,宫廷的翠釜和黄封美酒从九重之下降下赐予他。在边疆计算军粮,就知道军队的实力,在幕府中记录的战功也上报给了朝廷。将军带兵不仅像王翦一样,爱才也如孔融一般。如今将军才五十岁,肌肤如同冰雪般洁白,头发乌黑如漆。喜气从海上传来,明亮的星星好似在军营前闪耀。在仙籍青华的记录中,将军的寿命会很长,在麒麟阁上也会绘出他的功绩图形。听闻将军帐下人才济济,如今借箸谋划的人谁是子房那样的智者呢?我这迂腐的儒生不了解征西将军的幕府,留滞在此,空自惭愧担任尚书郎。希望等到函谷关封泥之后,能看到将军佩剑穿鞋,重新进入皇宫。

赏析

这首诗是为邵长孺祝寿,通过赞美戚将军的功绩和品德,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祝福。诗中先回忆了戚将军往昔的赫赫战功,如洗涤闽浙、不肯羁南越、欲鸣伊吾等,展现了他的英勇和谋略。接着描述了他在蓟门的镇守,使沙场变陆海,以及他的治军有方,士马欢腾。然后提到他的功绩得到了朝廷的赏赐和认可,同时也赞扬了他的带兵能力和爱才之风。诗中还描写了戚将军的外貌和精神状态,突出了他的年轻有为和意气风发。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戚将军的期望,希望他能继续建立功勋,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未能在其幕府中施展才华的遗憾。整首诗气势磅礴,语言优美,通过对戚将军的赞美,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英雄的崇敬和对国家安宁的渴望。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