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子与同次甫作

落日登古台,垂杨拂阑干。 不见路傍草,烟沙浩漫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阑干(lán gān):栏杆。

翻译

夕阳西下,登上古老的高台,低垂的杨柳轻拂着栏杆。看不见路旁的青草,只见烟雾沙尘广阔无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黄昏时分的场景,通过“落日”“古台”“垂杨”“阑干”“路傍草”“烟沙”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苍茫、悠远的意境。诗中的景色描写简洁而有力,“落日登古台”点明了时间和地点,给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垂杨拂阑干”则增添了一丝柔美。而“不见路傍草,烟沙浩漫漫”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荒凉和广阔,让人感受到一种孤寂和迷茫。总体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独特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感或思考,可能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可能是对人生的迷茫,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