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乌利仙人旧迹

梦想仙人海上游,欲寻踪迹莽林丘。 霓裳碧落飞何处,玉趾青山此暂留。 勾漏丹砂犹未就,蓬莱双舄浪相求。 峰前明月参差夜,应载鸾笙过十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寻乌:地名。
  • 仙人:神话传说中长生不老、有种种神通的人。
  • 踪迹(zōng jì):指行动所留下可觉察的形迹。
  • 莽林丘:草木丛生的山林和小土山。
  • 霓裳(ní cháng):神仙的衣裳。相传神仙以云为裳。
  • 碧落:天空。
  • 玉趾:对仙人脚步的敬称。
  • 勾漏:山名,在今广西北流市东北。传说道家葛洪曾在此炼丹。
  • 丹砂(dān shā):一种矿物,是炼汞的主要原料,也可入药。古人认为丹砂可以炼制长生不老药。
  • 蓬莱:神话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山。
  • 双舄(xì):古代一种有双底的鞋。此处借指仙人的足迹。
  • 鸾笙(luán shēng):笙的美称。
  • 十洲:道教称大海中神仙居住的十处名山胜境。

翻译

在梦中想象着仙人在海上遨游,想要寻找他们的踪迹,于是在草木丛生的山林中探寻。那神仙的衣裳在天空中飞舞,不知飞到了何处,仙人的脚步曾在这青山处短暂停留。 葛洪在勾漏山炼丹尚未成功,而我却像在蓬莱仙山徒然地寻求仙人的双舄。山峰前的明月在这参差不齐的夜晚,应该载着那美妙的鸾笙之声飘过十洲仙境。

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奇幻的想象和对仙人的向往。诗人在诗中描绘了自己对仙人的追寻,从梦中的海上遨游到现实中的莽林丘探寻,表现出一种执着的追求精神。诗中运用了霓裳、碧落、玉趾、勾漏丹砂、蓬莱双舄、鸾笙、十洲等富有神话色彩的意象,营造出一种神秘、空灵的意境,增添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长生不老和仙境的渴望,以及对现实中未能实现这种愿望的遗憾。整体来说,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