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萧潘二通判于淡岩作

· 黄佐
五马翩翩度远岑,日浮苍翠满离襟。 同寅合共循良传,异国仍多故旧心。 客思渐随芳草远,春光偏入野棠深。 明朝鼓柁营阳道,回望零陵烟树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五马:古代太守的代称。
  • 翩翩:形容举止洒脱。
  • 远岑:远处的山。
  • 离襟:离别的情绪。
  • 同寅:同僚。
  • 循良:遵循善良的风俗。
  • 异国:外国,此指他乡。
  • 故旧心:对旧友的思念之情。
  • 客思:旅人的思绪。
  • 芳草:香草,常用来比喻有美德的人。
  • 春光:春天的景色。
  • 野棠:野生的海棠。
  • 鼓柁:敲打船舵,指启航。
  • 营阳道:地名,指营阳的道路。
  • 零陵:地名,今湖南省永州市。
  • 烟树林:烟雾缭绕的树林。

翻译

太守风度翩翩地穿越远山,日光照耀着苍翠的山色,充满了离别的情绪。 同僚们共同遵循善良的风俗,即使身处异国他乡,依然怀有对旧友的深情。 旅人的思绪随着芳草的蔓延而渐行渐远,春天的美景深深地融入了野生的海棠之中。 明天早晨,我将敲打船舵启航前往营阳的道路,回首望去,零陵的烟雾缭绕的树林将成为遥远的记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太守离别时的深情与旅途中的思绪。诗中,“五马翩翩度远岑”展现了太守的风度与旅途的艰辛,“日浮苍翠满离襟”则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离别情感结合。后联通过“客思渐随芳草远”和“春光偏入野棠深”表达了旅途中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留恋。结尾的“回望零陵烟树林”更是深化了离别的哀愁与对过往的怀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离别与旅途的深刻感悟。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