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湛渎桥:桥名,具体位置和背景不详,但从诗中可推测与作者姓氏“湛”有关。
- 天设:天意安排。
- 五百年来我:意指作者自认为与这座桥有着五百年的缘分或历史联系。
- 暮津:傍晚的渡口。
翻译
这座桥何时以我的姓氏命名,难道天意没有它的原因吗? 五百年过去了,我来到这里,在傍晚的渡口题下了这首诗。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询问桥名的由来,表达了作者对这座桥的深厚情感和对其历史意义的思考。诗中“天设岂无因”一句,既是对桥名由来的探究,也隐含了对天意的敬畏。而“五百年来我,题诗过暮津”则展现了作者与这座桥跨越时空的联系,以及他在傍晚时分题诗的情景,增添了诗意的浪漫和历史的厚重感。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壬午秋有鹤降于吏部庭见素翁和白岩诸公有作予亦步韵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用前韵送司马莪峰先生考绩癸巳十一月十六日 》 —— [ 明 ] 湛若水
- 《 次韵和桂洲公元日之作 》 —— [ 明 ] 湛若水
- 《 赠南京大理寺正澹轩戴君升任柳州府太守诗 》 —— [ 明 ] 湛若水
- 《 与成孝子诗 》 —— [ 明 ] 湛若水
- 《 奉和守中谒泰陵有感 》 —— [ 明 ] 湛若水
- 《 山邻钟隐君 》 —— [ 明 ] 湛若水
- 《 再赠李朝芳还潮阳兼简薛竹居连珠吟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