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度关:过关,这里指通过某种考验或达到某个境界。
- 利名心:追求名利的心思。
- 何山洞:哪座山的洞穴,这里指梦境中的神秘之地。
- 山灵:山中的神灵,指山的精神或灵魂。
- 报:告知,预示。
- 春风回首:春天时回头看,这里指在春天时回顾过去。
- 得幽寻:找到隐秘的探索之路。
翻译
一旦过了关卡,便萌生了追求名利的心思,夜晚的梦境中,我到了哪座更深的山洞呢? 或许是山中的神灵提前告诉我,当春风吹拂时,我回首往事,便能找到那隐秘的探索之路。
赏析
这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名利追求的反思和对隐秘探索的向往。诗中“度关”与“利名心”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而“山灵”与“春风回首”则赋予了诗歌一种神秘与希望的色彩,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过去的深刻反思。整体上,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阅顾新山司徒考绩卷歌 》 —— [ 明 ] 湛若水
- 《 寄题乐平方子月窗三首 》 —— [ 明 ] 湛若水
- 《 长江杂咏十一首大胜关 》 —— [ 明 ] 湛若水
- 《 游嘉善寺题后峒石壁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太学生蔡羽归洞庭山 》 —— [ 明 ] 湛若水
- 《 题画二首圯桥进履 》 —— [ 明 ] 湛若水
- 《 丁未八月十三夜枕上预留洪觉山方明谷 》 —— [ 明 ] 湛若水
- 《 别后有怀甘泉洞兼呈板筑诸君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