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方子文下第归临清
少小同游久别离,相逢忽讶鬓成丝。
风尘握手非当日,物候惊心共此时。
东阁宁论招士处,上林还拟看花期。
青山晚照行堪远,黄鸟春声听不迟。
老去功名应自慰,古来词赋重相知。
马卿信有凌云气,和氏无劳抱玉悲。
会待神驹开道路,且将灵剑混雄雌。
几人失意曾相送,折尽都亭杨柳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方(fāng)子(zǐ )文:人名。
- 下第:科举考试未被录取。
- 临清:地名。
- 讶(yà):惊奇,诧异。
- 物候:指植物的发芽、开花、结实,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繁育,以及始霜、解冻、打雷、闪电等自然现象,是用来观测气候变化的。
- 东阁:古代称宰相招致、款待宾客的地方。
- 招士:招揽贤士。
- 上林:古代宫苑名,此处泛指帝王的园囿。
- 马卿:指司马相如,字长卿,西汉辞赋家,以大赋《子虚赋》《上林赋》闻名于世,后世常以“马卿”称之。
- 凌云气:形容志向高远。
- 和氏:和氏璧的发现者,这里用以比喻怀才不遇之人。
- 抱玉悲:怀抱美玉而哀伤,指不被赏识的悲愤。
翻译
年少时一同游玩的我们长久分别,如今相逢突然惊讶彼此已鬓发如丝。 在尘世中握手已不复当年模样,此刻一同为时节变化而惊心。 宰相招揽贤士的东阁先不说,帝王园囿中观赏花期的事也暂且不想。 青山在傍晚的阳光照耀下远行之路还漫长,春天黄鸟的啼叫声不会迟来。 年纪渐长,功名之事应自我宽慰,自古以来词赋之事看重彼此相知。 您方子文确有高远的志向,不必像和氏那样怀抱美玉而悲伤。 终会等到良马开辟前行的道路,暂且把宝剑挥舞比个高低。 有多少人在失意时曾被相送,都亭外的杨柳枝都快被折尽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谢榛送别方子文科举下第归乡时所作。诗中既有对时光流逝、人生变化的感慨,也有对方子文的安慰和鼓励。 首联通过回忆年少时光和如今的相逢,表现出岁月的沧桑。颔联则进一步强调时光的变迁和物候的变化给人带来的感受。颈联提到东阁招士和上林花期,暗示方子文虽科举失利,但仍有机会。尾联以折柳相送的场景,烘托出离别的氛围。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诗人用“鬓成丝”“物候惊心”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时光的无情和人生的变幻。同时,又以“马卿信有凌云气,和氏无劳抱玉悲”等句子,鼓励方子文不要因一时的挫折而灰心丧气,要相信自己的才华终会得到施展。诗中的意象如青山、黄鸟、杨柳枝等,增添了诗歌的意境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