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会诗分韵得呦字

· 韩雍
忆昔甫弱冠,鹿鸣歌呦呦。 遂能从群仙,直上琼林游。 琼林探名花,少年我其尤。 同披宫锦袍,共泛黄金瓯。 一时吐壮气,浩浩横九州。 岂徒践董贾,实欲肩伊周。 朅来十五载,各有官守忧。 友情胶漆深,宦迹参商侔。 荣落虽或殊,大闲鲜遗羞。 贤科称得人,吾榜居最优。 迩闻黄门第,开筵集斯流。 尚齿不尚官,款曲偏绸缪。 尊罍叠献酢,珠玉纷赓酬。 我惭镇南邦,末席趋无由。 忽得春卿书,分韵为我留。 旦准昔同列,推荐行阴谋。 王聂始同曹,败覆终相雠。 彼皆古同年,智愚难匹俦。 作诗附终篇,相期鉴前修。 明秋我入觐,后会知能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弱冠(ruò guàn):古代男子到了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 鹿鸣歌呦呦:“鹿鸣”指的是宴饮宾客之乐,“呦呦”本为鹿鸣声,此处指代宴会上的歌声。
  • 琼林:指琼林苑,是宋代皇帝宴请新科进士的地方,后也泛指京都宴请新进士之所。
  • 宫锦袍:宫廷特制的锦袍,这里象征荣誉和地位。
  • 黄金瓯:精美的酒杯。
  • 朅来(qiè lái):去来,离去以来。
  • 参商侔:参商是参星和商星,二者此出彼没,永不相见,这里比喻彼此隔绝,难以相见。侔(móu),相等。
  • 大闲:指基本的行为准则。
  • 春卿:古代对礼部尚书的别称,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位在礼部任职的官员。
  • 尚齿:尊崇年长者。
  • 尊罍(zūn léi):泛指酒器。
  • 赓酬(gēng chóu):以诗歌与人相赠答。

翻译

回忆往昔,我刚满二十岁时,宴会上响起呦呦的鹿鸣歌声。于是能够跟随众多贤才,径直前往琼林苑游玩。在琼林苑探寻名贵花卉,年少的我尤其出众。我们一同披着宫锦袍,共同端起黄金瓯饮酒。一时间吐露豪壮之气,气势浩荡横越九州。哪里只是想要践行董仲舒、贾谊的学说,实际是想要比肩伊尹、周公。

离去以来十五年,各自有着为官职守的忧愁。友情如胶似漆般深厚,为官的经历却如参星商星般难以相见。荣耀或衰落虽然有所不同,但基本的行为准则很少让人留下羞愧。科举选拔出了优秀的人才,我在榜单上位居最优。

近来听说在显贵之家,开设筵席聚集了这类人才。尊崇年长者而不看重官职,情意殷勤深厚。酒器层层叠叠地互相敬酒,珠玉般的诗句纷纷相互唱和应答。我惭愧自己镇守南方,没有理由去参加那末席。忽然收到春卿的书信,分韵作诗为我留下位置。

往日我们曾是同列,他推荐我是暗中谋划。王聂起初同在一曹为官,最终失败覆灭相互仇恨。他们都是古代的同科进士,智慧和愚蠢难以相提并论。我作这首诗附在最后一篇,期望能以前人的经验为鉴。明年秋天我入朝进见,不知之后能否再有这样的相会。

赏析

这首诗是韩雍回忆往昔科举中第后的情景以及对人生的感慨。诗的开头回忆了年轻时参加宴会和进入琼林苑的荣耀时刻,表达了当时的壮志豪情。随后描述了十五年来,朋友们各自为官,聚少离多,但友情依然深厚,同时也强调了要坚守基本的行为准则。接着提到了最近的一次宴会,虽然自己未能参加,但收到了邀请。诗中还通过列举古人的事例,表达了对世事的看法和对后人的警示。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人生的思考,语言流畅,用典恰当,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人生阅历。

韩雍

韩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景泰时擢广东副使,巡抚江西。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宪宗立,以牵累贬官。会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为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