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风尘:比喻战乱。
- 战伐:征战,讨伐。
- 踪迹:指行动所留下的痕迹。
- 漫:随意,不受拘束。
- 林丘:山林丘壑,指隐居的地方。
- 絮柳:像柳絮般飘飞的柳枝。
- 飞花:花瓣飞舞,这里指飘飞的花瓣。
- 长河:指黄河。
- 安流:平静地流动,这里指敌军轻易地渡过黄河。
- 白眼:表示轻视或不满。
- 班卫:班超和卫青,泛指古代的名将。
- 金印:古代官爵之一种。
- 万户侯:食邑万户以上,号称“万户侯”,后泛指高官贵爵。
翻译
四海之内战乱频繁,我十年来的行踪随意地遍布山林丘壑之间。寻山问水,头发已渐渐变白,如絮的柳枝和飞舞的花瓣在眼前飘过,徒增忧愁。听说黄河是天险,但眼睁睁看着敌军骑兵也能安然渡河。不要用轻视的眼光看待古代的名将班超和卫青,那些高官贵爵的金印也不过是徒然悬挂罢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战乱频繁的时代,诗人感慨自己十年来的漂泊生涯,以及面对敌军轻易突破天险的无奈和忧愁。诗中通过“四海风尘”“十年踪迹”“头白”“过眼愁”等词语,表达了时光流逝、世事艰难的情感。“寻山问水”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现实的战乱却打破了这份宁静。“见说长河是天险,坐看敌骑亦安流”两句,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敌军的强大和局势的危急。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徒有虚名的高官贵爵的不屑,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真正英雄的渴望。整首诗意境深沉,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韩邦奇
明陕西朝邑人,字汝节,号苑洛。正德三年进士,授吏部主事,进员外郎。以上疏论时政忤旨,谪平阳通判。迁浙江按察佥事。中官采富阳茶鱼,为民害,邦奇作歌哀之。遂被诬陷,斥为民。嘉靖初,起复为山东参议。后屡起屡罢,终以南兵部尚书致仕。邦奇性刚直,治政严肃,自奉节俭。一生好学不倦,经子史及天文、地理、乐律、术数、兵法之书无不通究。著述甚富。有《易学启蒙意见》、《禹贡详略》、《苑洛志乐》、《洪范图解》等。
► 2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