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葛洪移家图
注释
- 鬅鬙(péng sēng):头发散乱的样子。
- 嘷(háo):同“嗥”,吼叫。
- 墨絁(shī):黑色的粗绸。
- 哢咿(lòng yī):形容笑声。
- 颔颐(hàn yí):下巴和腮帮子。
- 帻(zé):古代的头巾。
- 襆(fú):包扎。
翻译
前面走着一只四角瘦弱的白羊,是谁骑着驱赶它呢?是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儿。一只面目狰狞的狗吼叫着奔跑,赶羊的人举起鞭子护住羊,呵止那只狗。后面有个背着装琴的袋子、系着黑绸的老妇人追赶着。年轻的妇女赶着牛,牛走得很慢,两个孩子一同坐在牛背上却稳稳当当。大一点的孩子抱着有斑纹的狸猫,小一点的孩子找母亲要奶吃,正玩耍着。母亲笑着不生气,还发出欢快的笑声,又有一个头发蓬乱的人肩上背着儿童。这人伸手向老翁,样子像在行礼,疲惫的蹇驴吼叫着,似乎走不动了。它的两只耳朵竖着,好像忧愁被风吹着,老翁眉毛浓密,方脸大腮。他回头看着妻子和孩子,脸色和悦,似乎在说前面的路好走了。好像在说,你哥哥在前面走,你别犯傻,你母亲正担心你弟弟饿了呢。戴着高头巾的人扛着东西还拿着东西,药瓢和包裹都沉甸甸地垂着。有的挑着担子,担子上的东西长短不齐,旁边有两卷书,还有一卷打开着。赶路这么辛苦匆忙怎么不知道呢,我看着这幅画又高兴又疑惑。问这画中老翁是谁,没人能推测,有人说也许是葛洪去当官的时候。搬家到勾漏山就是这样,人生大多受累于奢侈靡费。像这样的行装多么合适啊,亲人在眼前,没有多余的财物。不是有道德的人怎能做到这样呢,陈岩画这幅图真是个好画师。他的画笔触缥缈如飞丝,画中蕴含着奇妙的意韵,世间少有人能洞察。我吟诵这首诗,想要作为为官者的规范,如果没看到这幅画,就应当来读这首诗。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葛洪移家图》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搬家场景。诗中细致地刻画了图中的各种人物、动物以及他们的神态和动作,如四角羸弱的白羊、蓬头小儿、狰狞的狗、背琴的老妇、赶牛的少妇、嬉戏的孩子等,画面生动,充满生活气息。作者在描述画面的同时,也传达了一些人生的思考,如人生多累在侈靡,而画中葛洪搬家时的简单行装则体现了一种朴素、务实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通俗易懂,通过对画面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感悟,使读者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也能得到一些启示。诗中的描写细致入微,如“两耳逆竖愁风吹”等,增强了画面的感染力。同时,作者对陈岩画作的赞美,也表达了对其高超技艺的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