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客池亭
注释
- 湛(zhàn):沉溺,过分。
- 梓楠:梓木与楠木,两种优质木材,此处指盘子的材质纹理美观。
- 阖辟(hé pì):开合。
- 弇(yǎn):覆盖,遮蔽。
- 函:包含,容纳。
- 龛(kān):供奉佛像、神位等的小阁子,这里指盘子上的特定位置。
- 眈(dān):注视。
- 潭潭(tán tán):深邃貌。
- 酺(pú):聚会饮酒。
- 觯(zhì):古代酒器。
- 餤(dàn):吃。
- 䤴(kǎn):同“槛”,这里指防护的设施。
- 覃(tán):延及,深入。
- 镡(xín):剑柄和剑身连接处的两旁突出部分,这里比喻宾主契合如剑之镡。
- 惔(tán):火烧,这里指忧愁如火烧。
翻译
喝酒能带来极大的快乐,但快乐到了极点不能过分沉溺。希望能遵循尊奉禁酒的意图,以此来警示人们的贪杯。这个盘子本来有其规格形制,纹理清晰,由梓木和楠木制成。盘子开合之间常常保持中空,底部厚实而顶部有一定的弧度。盘子中间画了五十行,各种规则条文繁杂且相互参照。每行的末尾都有承接口,运行的珠子可随着承接处而滚动。人们依次推动盘子,盘子转动,珠子就在其中滚动。人们愉快地看着所呈现的结果,打开后大家都注视着。相互敬酒时态度诚恳,大酒杯里的酒看起来很深。先倒满两觯酒之后再进行浮白,汉代的聚会饮酒则是行酒三轮。如果提问奇特怕回答不上,要是分类不当又怕错误探究。拿着蜡烛卜算昼夜,酒杯传遍东南方向。宾主相互敬酒,大家都很欢乐,对着酒连随从们都感到惭愧。宾主相互行礼致敬,吟诗之后就忘记了吃食物。互相交流心意都很均匀,自己占卜心情也很愉快。喝酒有的时候与其免除饮酒,饮酒的量还是要根据各自的酒量而定。难道不重视劝酒吗,最终还是要戒除过度饮酒。山城在淡淡的月色下,宴席上的酒器漂浮着像雾气一般。刘侯喜爱敬重客人,用这个来安慰大家。常常思考在宴会上可能会有的后悔之事,担心像童羖那样酗酒乱谈。谁知道禁酒的规定严格,防卫如同铠甲般严密。祭遵过去投壶,是坐着而不带着武器。通过歌咏来严肃边境,哪里在于过多的杀伐征战呢。想到我在羁旅之中,内心局促忧愁如火焚烧。很高兴能和这几个人一起,彼此契合如同神剑之镡。下感念将军的仁义,上感激圣恩的广布。于是知道在太平之世,礼乐都归于润泽涵养之中。
赏析
这首诗以宴客池亭为背景,探讨了饮酒之乐与适度饮酒的道理,同时也融入了对尊禁、礼仪、仁爱等方面的思考。诗中首先强调饮酒虽乐,但不可过度贪杯,应遵循尊禁之图,以警贪念。接着详细描述了宴会上的情景,如盘中行珠、宾主敬酒、吟诗交流等,展现出热闹而愉快的氛围。同时,诗中也提到了一些饮酒的规则和注意事项,如避免提问过于奇特或分类不当,以及要根据自己的酒量饮酒等,体现了对饮酒适度的重视。在描写宴会的过程中,诗人还联想到了一些历史典故,如祭遵投壶,进一步强调了礼仪和仁爱在社会中的重要性。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在羁旅中的感受,以及对太平盛世中礼乐文化的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宴会场景的描绘和对饮酒、礼仪等方面的思考,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社会和谐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