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侯五子诗

· 刘崧
胡侯有五子,祜禧礼裕祺。 五子名各殊,称宗以同辞。 暨乎所命字,实自授经师。 谦诚让谊详,申以伯冠之。 宗以正其系,伯以重其仪。 长字而幼名,立德端在兹。 吾恒登侯堂,见侯鬓如丝。 呼儿出拜客,磊落群熙熙。 祺也年最幼,束发方参差。 见人远相揖,学语声嚅唲。 裕也长于幼,不好弄与嬉。 踉蹡讲论语,光彩浮脩眉。 宗祜最居长,冠裾鸣佩觿。 应门肃宾客,进退何逶迤。 中子禧与礼,充体而丰颐。 粲然玉雪质,并是麒麟儿。 方今重贤良,少壮咸登咨。 有子如五男,奚以多惧为。 子也思顺亲,和乐恒孔宜。 因名以求实,循字以反思。 多福贵自求,所脩慎操持。 天材实国用,授尔百职司。 胡侯有淳政,子孙利其慈。 允为淳政告,视此五子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祜(hù):福。
  • 禧(xǐ):幸福、吉祥。
  • :丰富,宽绰。
  • 祺(qí):吉祥。
  • 谊(yì):交情,道义。
  • 嚅唲(rú ér):说话声。
  • 踉蹡(liàng qiàng):走路不稳的样子。
  • 觿(xī):古代一种解结的锥子。用骨、玉等制成。也用作佩饰。
  • 逶迤(wēi yí):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此处指行为举止有礼有节。
  • 颐(yí):面颊,腮。

翻译

胡侯有五个儿子,分别是祜、禧、礼、裕、祺。 五个儿子的名字各不相同,但在称呼宗子时用词是相同的。 至于他们所命的字,实际上是由授业经师所起。 谦虚、诚实、谦让、情谊等都很详细,并且用“伯”字来作为长子的字的开头。 以“宗”来确定他们的宗系,用“伯”来强调长子的礼仪重要性。 按照年长取字年幼取名的方式,树立品德的关键就在这里。 我常常登上胡侯的厅堂,看到胡侯两鬓如丝般斑白。 他叫儿子出来拜见客人,孩子们光明磊落、和乐融融。 祺是年纪最小的,刚到束发的年纪,头发还长短不齐。 见到人会远远地作揖,学说话的声音稚嫩。 裕比年幼的孩子大一些,不喜欢玩耍和嬉戏。 走路不稳地讲解《论语》,眉毛间闪烁着光彩。 宗祜是长子,衣帽整齐,佩饰鸣响。 在门口恭敬地迎接宾客,进退举止有礼有节。 中子禧和礼,身体丰满,面容圆润。 他们有着如美玉和白雪般的气质,都是杰出的孩子。 当今重视贤良之人,年轻人都能得到举荐。 有像这五个儿子这样的孩子,何必过多担忧呢。 孩子们想着顺从父母,保持和谐快乐是非常适宜的。 根据名字来追求实际的品德,依据字来反思自己的行为。 多福贵是自己追求来的,所修行的品德要谨慎保持。 天生的才能实际上是国家所用的,授予你们各种职位。 胡侯有宽厚的政事,子孙们受益于他的慈爱。 的确可以作为宽厚政事的宣告,看看这首关于五个儿子的诗吧。

赏析

这首诗以胡侯的五个儿子为描写对象,展现了他们各自的特点和品德。诗中通过对每个儿子的描述,如长子宗祜的成熟稳重、礼仪周全,幼子祺的天真可爱,裕的好学勤奋等,体现了胡侯对子女教育的重视以及孩子们的优秀品质。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胡侯宽厚政事的赞扬,认为他的慈爱和良好的教育方式使得子孙受益。整首诗语言朴实,层次分明,通过对孩子们的描写,传达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和对美好品德的追求。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