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大司成陈琴溪之南雍

忆昔与君尸璧水,东厢南厢只尺耳。 嗟予有行君不疑,德业相成同一致。 琴溪溪上风泠泠,君归予南旋北征。 诗歌钟鼓停夜月,观光庭草待君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尸璧水:指在璧水(古代学府)中担任重要职务。尸,主持。
  • 东厢南厢:指学府中的不同区域。厢,侧房,这里指学府的不同部分。
  • 嗟予有行:叹息我要离开。嗟,叹息。予,我。行,离开。
  • 德业相成:德行和学业共同进步。
  • 风泠泠:形容风清凉。泠泠,清凉的样子。
  • 观光:这里指欣赏风景。
  • 待君青:等待你回来。青,指年轻,这里引申为归来。

翻译

回忆起与你一同在璧水学府的日子,东厢和南厢仅一墙之隔。 叹息我要离开,而你对此并无怀疑,我们的德行和学业共同进步,目标一致。 琴溪之上风清凉,你归去,我则南归北往。 诗歌与钟鼓声在夜月下停歇,庭院中的草等待你归来时再次青翠。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与陈琴溪在学府共同学习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分别后的思念。诗中“尸璧水”、“东厢南厢”等词语描绘了学府的场景,而“德业相成同一致”则体现了两人共同的学术追求和深厚的友情。末句“观光庭草待君青”寓意深远,既表达了对友人归来的期盼,也寄寓了对未来重逢的美好愿景。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