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临清:地名,今山东省临清市。
- 贤辈:对他人亲友的敬称。
- 清源:清澈的源头,此处可能指临清的某个地名或景致。
- 非生客:不是陌生人。
- 故园:故乡,这里指与故园相似的亲切感。
- 城外闸:城外的闸门,可能指城外的某个水利设施。
- 短亭:古代设在路旁的亭子,供行人休息。
- 枕:靠近,依傍。
- 路旁原:路旁的平原。
- 王程:指朝廷的使命或公务。
- 津鼓:渡口的鼓声,古代渡口有鼓声以示渡船即将出发。
- 溪藤:溪边的藤蔓,这里指用藤蔓制成的纸。
- 写赠言:写下赠别的话。
翻译
北去南来已经不知多少次,每次都劳烦贤良的亲友在清源等候。 登船一见,便知不是陌生人,举杯相看,感觉就像回到了故乡。 城外的闸门渐渐关闭,寒水退去,短亭依傍在路旁的平原上。 朝廷的使命还未出发,就听到了渡口的鼓声,于是坐下来,在溪藤纸上写下赠别的话语。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临清亲友的感激之情以及离别时的深情。诗中,“北去南来第几番”展现了诗人旅途的频繁,而“每劳贤辈候清源”则体现了亲友的深情厚意。后两句通过“非生客”和“故园”的对比,表达了诗人与亲友间的亲切和熟悉。结尾处的“坐拂溪藤写赠言”则细腻地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景,展现了诗人的不舍与留恋。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厚情谊和对离别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