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送左都宪廷珍巡抚大同

旄头昨夜坠妖星,宪节东移向朔庭。 万里兵威开虎镇,一天霜气扫鲲溟。 民心拟乐桑榆暖,战血从沾草木腥。 不日玉关飞捷奏,茂勋应入太常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旄头(máo tóu):古代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这里指代军旗。
  • 宪节:古代官员出巡时所持的符节,象征权威。
  • 朔庭:北方边疆。
  • 虎镇:比喻强大的军事力量。
  • 鲲溟:古代传说中的大海,这里比喻边疆的辽阔。
  • 桑榆:比喻晚年或日暮,这里指边疆的安宁。
  • 太常铭:古代记录功臣事迹的铭文,通常刻在太常寺的石碑上。

翻译

昨夜,军旗上的妖星坠落,象征着权威的宪节向东移向北方的边疆。 万里的兵威如虎镇般强大,一天之内,霜气扫清了边疆的辽阔海域。 民心期待着边疆的安宁与温暖,战争的鲜血虽然沾染了草木,但不久后,玉关将会传来胜利的捷报。 那时,你的丰功伟绩将会被刻入太常寺的铭文之中。

赏析

这首诗是程敏政送别左都宪廷珍巡抚大同的作品,通过描绘旄头坠星、宪节东移等意象,展现了边疆的严峻形势和军队的威武气势。诗中“万里兵威开虎镇,一天霜气扫鲲溟”一句,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军队的强大和边疆的辽阔。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安宁的期盼和对战功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关切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敬。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国家安宁和英雄功绩的赞美之情。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